在中国给国家赚钱的叫什么:帮中国人赚钱的ChatGPT算不清自己的“经济账”
好消息,ChatGPT找到盈利模式了。坏消息,尽是“二道贩子”在赚钱。当OpenAI尝试着为红到发紫的ChatGPT推出20美元的Plus订阅服务时,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这个&l
顺晟科技
2023-02-22 15:19:20
84
好消息,ChatGPT找到了盈利模式。坏消息是“双向交易商”正在赚钱。
当OpenAI试图为炙手可热的ChatGPT推出20美元以上的订阅服务时,大多数人都忘记了这个“黄金野兽”在成长过程中花费了多少财力和物力。问答狂欢者的岁月是安静的,依赖于OpenAI的分量,但现有的商业模式很难完全释放ChatGPT的想象力。相反,在民间,尤其是在中国,一些受益于信息和技术门槛差的早期参与者收获颇丰。
与此同时,OpenAI在几天前受到了批评,因为其训练ChatGPT模型和标记数据的过程被批评损害了外包员工的心理健康。在未来,ChatGPT的进一步发展也将受到考验。
毕竟新技术典型的混沌特征在ChatGPT上出现过。作为史上最快实现用户破亿的产品,这位AI朋友知道他背后的无数“经济账”吗?
OpenAI不知道怎么用ChatGPT盈利,问中国人吧。
中国用户总是有101种关于如何用新技术赚钱的经验。
卖账似乎是一种永恒的赚钱手段。这股热潮最早出现在去年12月。经过本月的轩然大波,淘宝、闲鱼等平台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精准打击。
但是,这并没有动摇用户赚钱的决心。对于有渠道的人来说,转移阵地吸引客户还是可行的。对于稍微懂点技术的人来说,开发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小程序,作为API的搬运工,仍然可以收取——的会员费,甚至比官方的ChatGPT还要早。如果你的流量感更强,开直播也是很多人的选择。不时刷礼物的观众出现在屏幕上只是为了主播提问时优先考虑自己的问题。
(利用ChatGPT流量开展活动。来源:网络博客、酷安、Tik Tok直播间)
另一方面,做中间人对于一些有眼光的玩家来说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开始关注科技的真正力量。
到现在,ChatGPT可以用来制作自媒体号的内容,不吃不喝;经过引导,可以输出“很有味道”的小红书文案,对于卖手机或者做读书博主来说绰绰有余;有人试图让ChatGPT做一些更跨界的事情,比如给出一个桌面电脑配置列表——。也许在未来,它可以直接链接到淘宝或JD.COM的商店,完成一个非常新的商业闭环。只是在一些主观的内容推荐上,ChatGPT表现出对国内舆论的不了解,比如称赞土木工程专业“前途光明”。
(一些比较灵活的应用案例。来源:酷安、百度贴吧)
据此,之前有人提出的“营销号会因为ChatGPT和AIGC的流行而失业”的乐观观点是不现实的。——营销号可能会演变成24小时自动输出营销号,占据更多领域。在海外,有人用ChatGPT解决StackOverflow的问题。在国内,自动回答知乎问题的插件也有开发者尝试过。
不过,虽然有很多赚得盆满钵满的私人个体户,但是最近真正靠ChatGPT概念吃得饱饱的,还是二级市场的公司和投资人。众所周知,ChatGPT概念股,或者说AIGC概念股,已经暴涨多日。我们还不知道有些企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对标国际一线厂商的技术的,但是他们对技术总是有一种追求,这一点也得到了股东资金的高度认可。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保持克制。比如手握大量现金的米哈游,就坦承没有相关布局。但也有玩家提出,如果未来游戏《NPC》能够实现与ChatGPT技术的自由对话,也将提升游戏体验。
(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第三次测试,不要提示。来源:雪球新闻)
在所有这些应用的背后,ChatGPT充分展示了文字的艺术性和可塑性。去年AI画图爆发后,遵循稳定扩散模式,AI、6pen、NovelAI等工具在国内开始流行。
同样,这种热潮也不会很快消失。随着更多工具在中国的普及,会出现“以旧换新”的赚钱手段。还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夸夸群吗?AI这种即时通话技术,非常适合满足这些临时需求,甚至延伸情感价值。
认真谈产业,ChatGPT是谁的“摇钱树”?
抛开个人的灵活应用能力,ChatGPT之所以被相关行业看重,是因为它对生产方式进行了重大变革,AI可能有机会开始释放前所未有的生产力,这是它的价值核心。然而,关于这种生产力的来源及其未来的推广前景,一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很多人都知道ChatGPT会主动拒绝回答涉及暴力、谣言等不良信息的问题,但这些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因为有一群肯尼亚的“数字农民工”。人工智能的数据工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还在支撑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
1月18日,美国杂志《时代》发表调查报告,称为了减少ChatGPT的危害,OpenAI以每小时不到2美元的价格雇佣肯尼亚工人贴标。但这需要工作者观察一系列暴力犯罪、恐怖信息等等,给很多人带来了心理创伤。
而且OpenAI通过外包来分发任务,外包商Samasource从OpenAI收取每小时12.5美元的费用。虽然2美元被认为是当地人的“高薪”,但有批评指出,两个商业实体依靠地位差距创造了一个类似数字赛博朋克的畸形生态,数字外包工厂从中谋取经济利益,这在道德上是可疑的。它的缺陷不在于它是否给了当地人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回报,而在于它是否保证了对人们必要的关怀。显然,很难用经济指标(比如工资)来算这笔账。
人工智能伦理学家安德鲁斯特雷特(Andrew Strait)说:“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并不神奇。他们依赖于大规模的人类供应链和数据采集,其中大部分未经同意就被使用。这些都是严重的基础问题,但我不认为OpenAI会解决这些问题。”
数据本身就是一个业务,包括数据收集、清洗、训练、模型结构设计等等。或许人工智能迟早会进入完全自主学习的状态,但即便如此,如何处理其过程中潜在的非技术成本,将继续考验一家公司对社会价值和伦理意义的理解。
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硬件开发的成本,模型训练依赖高性能芯片,ChatGPT靠数据和计算能力“养活”,这给一些供应商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据业内人士计算,一个顶级的NVIDIA CPU需要8万元,ChatGPT的计算基础设施需要几万的NVIDIA A100,一个模型训练需要1200多万美元。GPT3.0是有一些bug,但是单次重复训练的费用是460万美元,这将使修复bug面临更多障碍。
另外,我问ChatGPT,我们可以在购买访问权限后调用OpenAI的API,基于GPT3的预训练模型可以用自己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产生更多本地化的应用。ChatGPT最终会进化,它必须依赖于新数据的加入和模型的不断完善。中国的大厂可能不会吝啬这笔支出,但应该投入多少资源来弥补差距,保证ROI,还是需要考虑的。
根据企业的现有地位,国内企业与ChatGPT技术的关系可以分为几个阵营。比如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通用类应用,以360、科大讯飞、网易有道为代表的以主营业务深度匹配为目的的应用,以从云科技、海天盛瑞为代表的“虽然我没有,但投资人一定认为我有”,以米哈游、字节跳动PICO品牌为代表的“我不干”。更多的名单无法一一列举,但最终谁取得了好的成绩,总会得到时间的评价。
ChatGPT对这些扰动几乎一无所知(其模型是2021年训练的,缺乏最新内容)。也许它只能大致回答建造自己级别的AI的成本,却无法理解这意味着多大的难度。它知道数字,但不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就像它有很多变现的手段,但和它自己无关。
ChatGPT只是“普通人”的集合
"警惕对科技巨头的崇拜."有媒体这样说。
可以理解,如果巨人的商业模式在一夜之间被颠覆,曾经的所有投入都将成为沉没成本。但是,一味的追求潮流,容易忽略一些硬性的问题。——可能是有意忽略也可能是工作忙中的失误,影响不好。
而且ChatGPT的进步能力也不是无限的。人工智能研究和预测机构Epoch去年年底发表论文指出,最早到2026年,AI训练将耗尽现有的和后续的所有高质量语料库,33,354,AI将取得艰难的进步。这是大语言模型的天然缺陷,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模型,而不是只盯着数据。
(优质预计会变得稀缺。来源:大纪元报)
简单来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力量本质上是所有人的集合,集合了人创造的各种知识。这就是它给出错误答案的原因,因为人类社会中低质量的语料库占了大多数。当这些误导信息被AI学习后,它也会在收到热门问题时随机选择合适的答案,甚至自相矛盾。这是人类的本质,也是AI的底色。
有人这样评价雪球:ChatGPT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走遍了全世界,见识了时间线的所有可能性,最终从1750亿个参数中返回,坐在一个小屏幕上,回答普通人关于菜谱、论文、代码和名人八卦的问题。ChatGPT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普通人的“集合”。之所以开发了很多应用,也相当于一个人借用了这个“套”。
ChatGPT最终可能会以一种目前人们还没有想到的模式成为一种新的商业工具。这个经济账的时间跨度会很长,因为它改变了一些事情的底层逻辑,而且关系到其他更复杂的行业。在人工智能有能力把沙子变成芯片,把流水变成电之前,人们要做的就是避免成为AI的附庸。平躺提问虽然好,但创意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
最后,你也不用神化ChatGPT,或者担心“XX派不会存在”。马车的消失既不会导致马的灭绝,也不会导致汽车退出历史舞台。——ChatGPT是技术的一部分,它将与其他事物融合,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新的交通工具。因为,从现有的人类科技史来看,所有的科技和社会变革,无非都是漫长的结构性增长。
22
2023-02
23
2022-11
31
2022-10
28
2022-10
19
2022-10
01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