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晟科技
2021-07-21 09:36:35
288
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核心是什么?近日,在腾讯官网的招聘信息中,出现了不少与芯片研发相关的职位,包括芯片底层软件工程师、芯片设计工程师、高性能渲染芯片软硬件架构师等。腾讯官方也对此进行了回应,称由于一些业务需求,在特定领域有一些芯片研发尝试,比如AI加速、视频编解码等,但都不是通用芯片。
事实上,腾讯和阿里巴巴早在2016年就参与了芯片初创公司赤脚网络的第三轮融资。2018年8月,腾讯牵头投资AI芯片公司“绥远科技”,Pre-A轮融资达到3.4亿元。随后几年,腾讯持续加大投入。截至今年1月,公司投资金额累计超过30亿元。
从不断投入到自己动手,可以看到腾讯越来越深入到核心打造的行列。腾讯之所以要打造核心,不仅仅是为了独立,更是为了考虑自己未来的利润。
根据腾讯2020年财务报告,其收费增值服务用户数同比增长22%,在线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金融、游戏、社交、AI等也是腾讯未来的发展方向,离不开芯片,所以腾讯也要更加努力,为未来铺路。
除了腾讯,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阿里巴巴在2019年成立了“平头歌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了搭载light 800和各种暗铁处理器IP的高性能人工智能推理芯片。
发光800集成了170亿个晶体管,峰值性能计算能力高达820 TOPS,用于阿里电商业务和阿里巴巴云。铁铉处理器IP包含15款产品,通过IP授权提供给有需求的厂商。截至去年,铁铉CPU架构已出货20亿颗芯片,用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生物识别等多个领域。
百度从2011年开始芯片的相关研发。2018年推出AI芯片“百度昆仑”,可用于深度学习、边缘计算、机器视觉等领域,能够满足百度搜索引擎和无人驾驶的需求。今年下半年,百度还将量产第二代昆仑芯片,其水平将是上一层楼。
此外,华为的“麒麟”、vivo的“岳影”、小米的“澎湃”,都可以反映出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芯片研发的氛围越来越浓,中国芯片生态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与其他类型的机构相比,互联网巨头积累深厚,在技术储备、人才吸纳、资源投入等方面优势明显,对推动我国芯片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虽然巨头们早已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并“未雨绸缪”,受到华为制裁的刺激,但他们还是如火如荼地进行造芯。然而,造芯的真正痛点在于“制造”。
如今,中国芯片行业不乏高质量的R&D设计,但在制造方面仍然“卡脖子”。因此,要想真正崛起,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除了关注R&D,整个产业链的布局也是重中之重。
有鉴于此,参与其中的企业和资本应该均衡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以发挥更实际的作用,呼吁更多的企业加入造芯研发的行列,真正意义上推动芯片产业的进步,进而提升中国在芯片方面的技术实力。文本/东也下降
09
2023-03
04
2023-03
04
2023-03
25
2023-02
23
2023-02
22
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