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凌晨三点 我在Tik Tok看《修驴蹄》

顺晟科技

2021-07-17 10:17:29

50

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ID:kaiboluocaijing,见习作者|李楠,编辑|吴娇颖,授权转载发布。

曾经,“网压云”是年轻人夜晚的主旋律。现在,不想睡或者凌晨3点睡不着的年轻人都搬到短视频平台上看《修驴蹄子》。

image.png

来源/Tik Tok

修驴蹄是一项充满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为了驴能正常行走和工作,修蹄者需要定期修剪长蹄壳,以保持其结构稳定,避免患肢蹄疾病。切、切、切、磨,一套固定的工艺,完成了对驴蹄的一次“修复”。

有人觉得这个过程新奇,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然而,它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爆炸”和深夜“精神食粮”。同样受欢迎的还有一些年轻人从未听说过、见过的新视频内容,如“采摘藤壶”、“竹条”。

这种“土味”的视频虽然有短视频平台算法的“功劳”,却能吸引年轻人。但与大多数短视频内容不同的是,“修驴蹄子”视频被形容为“强迫症的福音”,具有舒适、“减压”等奇妙效果。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可以暂时缓解年轻人现实生活的压力,成本低,效果好。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半夜打开“修蹄”“藤壶”“竹条”的视频。“解压”;而那些半夜还在一个接一个刷的年轻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想赶紧戒掉。

年轻人半夜不听“网压云”。

相反,看看“修理驴蹄”

“我感觉自己的大脑被短视频里的‘蹄子’操纵了。”

陈武在Tik Tok偶然刷到这类视频,“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看得越多,就越上瘾。

睡前看《补驴蹄》逐渐成为睡前的固定仪式。他显然很困,但他必须眯着眼睛,一个接一个地滑动短视频,这种状态经常持续到凌晨三点。“虽然第二天会因为睡眠不足而后悔,但晚上肯定会继续看下去。”

陈武觉得看《修驴蹄子》让他觉得极其舒服。看视频的时候,情绪会受到刀工师傅的影响。怕切肉,切不够,被驴踢。痴迷于看《修驴蹄》的他,也在想为什么:头驴需要修蹄子,修蹄子疼不疼,野驴蹄子谁来修。

出于好奇,陈武在社交平台上小心翼翼地问了:"你喜欢看如何修理你的蹄子吗?"没想到,像他这样半夜发出“灵魂拷问”的人还真不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喜欢看修驴蹄子,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怀疑自己正常吗?

“00后”李姣是职场新人。“修驴蹄子”视频种草前,她准时零点打开网易云音乐的“老网憋云”。她喜欢边听歌边看评论,对网友的真假故事感同身受。然而,看了太多笑话的李姣发现,很多人“为了赋予新词而试图表达悲伤”。

她决定改变娱乐方式,不做找婚姻发泄情绪的“垃圾桶”。“白天的工作够压抑的,晚上也憋不住。还是轻松看的好。”现在,她是“修驴蹄”的坚定视频爱好者,甚至能总结出不同修蹄高手的操作习惯和技巧。

图片

在视频评论区,很多人说喜欢半夜看《修蹄》

她向凯菠萝财经展示了自己最喜欢的“修蹄”视频。“这位师傅干活时戴手套,修蹄时不骂人,不吐槽,不用鞭子打驴,射击准确迅速。”

有很多人有类似的印象。他们自称老驴蹄粉,经常在视频评论区互动。“真的很急,看到有的师傅用剪刀把蹄子剪了很久,一点解压都没有。”李姣甚至经常留言,建议师傅在修蹄子之前要快速打磨工具,否则粉末很容易脱落。

老驴蹄粉还会给刚“种草”的新人科普讲笑话。“有很多人问这匹马疼不疼。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马不会受伤。即使你把它的整条腿切掉,马也不会痛,因为它是驴。”类似“抖机灵”的内容甚至成为了看似平淡无奇的“修驴蹄”视频的幽默搞笑素材。

年轻人看《修驴蹄》,

你到底在看什么?

修驴蹄并不是为了满足短视频观众的精神娱乐生活而生,而是一种“传统手艺”。

正常情况下,驴的蹄和腿要尽量形成一条直线,这样驴才能在地面上用力蹬地。如果驴蹄长时间不修复,蹄壳会变得越来越长,驴蹄和腿会形成90度角。这时,驴不能发挥它的力量,驴蹄的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疼痛、蹄变形、肢蹄疾病等。因此,有必要切掉多余的蹄壳。

图片

长时间未修剪的蹄壳:蹄与腿之间呈90度角

视频中,修蹄人首先带来了一头驴。这些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比如食欲不振,消瘦,不喜欢干活,基本上就是说:个蹄子要修了。

修理驴蹄有一套固定的程序。

修剪时,蹄修剪器先用铲子或剪刀将驴蹄的部分去掉,然后固定驴蹄,再用铲子进一步切割。使用哪种工具取决于驴蹄的状态和修蹄人的习惯。有些年份,扦插前需要撒一些水。如果蹄子溃烂开裂,需要其他材料修复。修剪后,应将开裂的驴蹄清理掉粉末杂质,用高酒精溶液冲走并消毒,并在驴蹄裂纹处填充黄油。

目前,Tik Tok有相当多的博客从事驴蹄研究。有了驴蹄子的视频,粉丝数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最热的博主粉丝也多达166.6万。这个账号上更受欢迎的视频获得了184.4万点赞和10.3万评论。

据凯菠萝财经报道,在一些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修蹄高手。

“很多人没见过修蹄,会好奇的。”一位“修驴蹄”的博主告诉凯菠萝财经,去年5月1日,他在Tik Tok发布了个“修驴蹄”的视频,获得了3.2W瓦的好评,迅速涨粉。

类似于“修驴蹄”“挖藤壶”“竹条”这种一些年轻人没听说过也没见过的新事物,吸引年轻人半夜驻足。

在“竹条”视频中,竹师傅还会按照固定的流程操作:刮竹、开竹、冲竹、断竹、剥竹、磨竹、整竹。

有网友表示,看这类视频,追求的是竹子开口的成就感和竹子与工具摩擦的清脆声响。一位热衷于看“竹条”的网友说:“我终于明白了‘扫竹’这个词。刀的速度,师傅手的速度,破竹的速度让他如释重负。

image.png

而“采摘藤壶”指的是帮助海龟、鲸鱼等海洋生物人工拔除寄生藤壶的过程。海龟和鲸鱼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通常会长出厚厚的藤壶。这些藤壶不会直接杀死海龟和鲸鱼,而是间接杀死它们。对于观者来说,用铁钎或铁钩一个个拉出寄生藤壶的画面,是很多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image.png

土味减压视频,

你为什么能吸引年轻人?

安慰、减压、“强迫症福音”是众多粉丝对“修驴蹄子”、“迪金

“看着被一刀一刀砍断的长蹄,虽然视频里没有砍断蹄的声音,但可以想象先砍断一只蹄,再砸碎,特别过瘾。”陈武说。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辉对菠萝金融进行了分析。这种让人觉得“上瘾”和“解压”的视频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包含重复动作和规则形式的机械运动;另一种包括切割、挤压、粉碎和研磨。

窦东辉解释说,前者通过秩序和结构给人以控制感,从而解压;后者的动作本身就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有明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形成反应的闭环,可以增加个体的控制感来缓解焦虑和压力。“这和有人跑到超市捏方便面给自己减压的行为有类似的机制,看这样的视频有‘替代强化’的作用。”

图片

一位师傅正在割驴蹄

来源/Tik Tok截图

老“蹄粉”颜青把上瘾的原因归结为没脑子。“这不同于那些知识和教程视频。你的眼睛和大脑可以随着修复蹄子的刀移动。”她觉得工作的时候身心都很疲惫,业余时间只想躺在床上获得一些放松的视觉刺激。

本质上,年轻人爱刷“修驴蹄子”的视频,也属于“行为成瘾”。

Tik Tok的一位知识博主对此进行了分析。在打开这类视频的瞬间,获得的个信息来自视觉和听觉,大多数人从未见过的新奇画面会先刺激大脑,然后是视频内容的输入。这就决定了视频本身不需要承载太多内容,只需要满足用户的直接感受。

用户可以通过不断刷视频获得不可预测的正面反馈和渐进式的情绪改善。当大脑适应了这种刺激,就会想要重复这种感知,从而形成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根本无法停止。

也就是说,虽然看视频的人并不是真的处于“修驴蹄”“挖藤壶”这样的情境中,但看视频的人会在视觉上代入情境并产生相应的感知,使人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独特而愉悦的刺激,从而达到减压的效果。

然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很多年轻人都陷入了短视频的“怪圈”。为了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积极拥抱它,甚至将其视为“精神食粮”;忍不住沉迷或者上瘾,然后拼命想戒掉。

短视频究竟是低智力洗脑的“猪食”,还是满足精神愉悦的“速食”,目前尚无定论。然而,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精神世界的虚无,在短视频中寻求“救赎”似乎是一些年轻人最快、最普遍的选择。

*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陈武、李姣、颜青为化名。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