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哔哩哔哩的服务器在哪里?

顺晟科技

2021-07-17 10:17:41

1940

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锌融(ID:xincaijing),作者为梅浩宇,经授权转载发布。

7月13日晚上11点左右,哔哩哔哩突然下沉。随后,“哔哩哔哩崩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当时有很多传言,有的说哔哩哔哩大厦的服务器着火了,有的说服务器被攻击了。

图片

图片

尽管@ Shanghai Fire微博在当晚23: 57报道了谣言,但哔哩哔哩关伟自己也道歉称“部分服务器机房出现故障,无法访问”。

但7月14日0时30分左右,哔哩哔哩网页、移动终端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视频播放、直播功能可以正常使用,但个人收藏、动态、留言等功能尚未恢复。

直到14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哔哩哔哩各项功能恢复正常。然而,花了三个小时才恢复,对于月活跃量超过2亿的App哔哩哔哩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意外,以至于第二天晚上,哔哩哔哩宣布将为所有注册用户提供的大会员。

然而,哔哩哔哩的宕机也将“大厂服务器”的问题带到了台前。

为什么服务器停机了?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身原因,一种是外部原因。

很容易理解它自身的原因。服务器是更的计算机,计算机会有内存和CPU。即使一个大公司有很多服务器,内存和CPU的计算能力也总是有上限的。

同时服务请求越多,内存消耗越大。一旦服务需要处理的数据同时超过服务器空间限制,导致资源耗尽,服务器就会宕机。

当然,正常运行时可能会有停机,但服务器的稳定性极高,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极小。

外部原因很容易解释。一种是网络攻击,通过恶意病毒在大量用户的计算机设备上扎根,使其冒充多个假冒的IP地址,然后在短时间内向服务器发出大量请求,使服务器宕机。

另一种是如果机房被切断,机房温度过高,或者这次哔哩哔哩有服务器着火的传言,会导致服务器宕机。

而造成服务器宕机的原因那么多,最后的结果,除了最直接的服务器宕机,也会造成服务器丢失大量的数据。如果服务器服务的用户和企业众多,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比如2019年10月22日,亚马逊被人为攻击,部分宕机,导致客户网站崩溃;2018年3月2日深夜,阿里巴巴云突然出现宕机,导致华北地区很多网站和应用无法正常使用;2018年,腾讯云出现重大故障,广州部分用户出现资源访问失败,控制台登录异常。

所以在回答了这么多关于服务器的基本问题之后,核心问题来了。既然服务器的安全性如此重要,那么大型企业会把自己的服务器放在哪里呢?

机房 云计算 服务器

腾讯:贵州贵安

在贵州贵安的山洞隧道里,隐藏着腾讯的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被称为“中国最安全的大数据中心”。

该隧道数据中心位于贵安新区马厂镇川心村七峰坡山,占地约770亩,隧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内部共有5条水平隧道和1条垂直隧道,其中一条在油库动力隧道外,其余为IT设备隧道,长度均超过220米。垂直隧道用于隧道之间的通风和连通,每个隧道上方有11个垂直竖井用于通风和散热。

根据腾讯在安全方面的解释,数据中心隐藏在山中,建成后外观没有明显标志。同时,所有核心设备都在山洞里,日常操作没有人值班。

而且还具备战时防护能力,可以防止相应级别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攻击。还有网络、主机和业务云安全安排,也应用了人脸识别、安全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甚至无人机入侵

无独有偶,华为和富士康也在贵安新区建设了自己的数据中心。

比如华为,甚至在腾讯数据中心旁边的山上建了自己的七星湖数据中心,两座山的距离不到100米。占地约1600亩,拥有约60万台服务器,用于存储华为在170个的管理数据。

而且计划在贵州贵安有更多的大型知名企业,如高通、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现代汽车、中兴通讯等。

贵州有什么好的?

据贵安新区大数据办编制的《贵安新区绿色数据中心》,贵州年平均气温14至16,夏季平均气温低于25,植被覆盖率80%以上,无恶劣天气。年平均气温不太高也不太低,使得贵州的气候适合服务器运行维护。

同时,贵州地处稳定的地质地带,不会发生地震、火山、洪水等其他自然灾害。

更重要的是,由于服务器运行需要大量的空调等冷却设施,因此功耗是数据中心运维成本中更大的支出。贵州电能丰富,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优惠政策,更低电价为0.35元/kWh。数据中心建成时,数据中心聚集省份的全国工业用电均价显示为0.77元/kWh,便宜了近一半。

山稳定,温度恒定,电价便宜。难怪那么多以腾讯为首的公司选择贵州建设数据中心。

杭州千岛湖阿里:

腾讯和华为把服务器放在山里,而与腾讯同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二极”的阿里,把自己的服务器放在湖里。

这是阿里的千岛湖数据中心,2015年9月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11层,可容纳至少5万套设备。

当服务器在数据中心运行时,湖水将通过管道从35米深的湖底抽取,为服务器降温。在降温结束前,湖水仍会流向2.5公里外的清溪新城中新溪,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直到水温在环境中自然降温后再回到千岛湖。

由于千岛湖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17度,这种方式使得数据中心90%的时间不依赖湖水以外的制冷能源,仅使用深湖水进行制冷,相比传统空调制冷方式节约能耗80%以上,全年可减少碳排放1万吨标准煤以上。

而且,千岛湖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除了被阿里作为数据中心的“冷却器”,它还是农夫山泉的蓄水池之一。也许我们喝的农夫山泉的水曾经流过阿里的服务器房。

微软:苏格兰奥克尼群岛

有山有河有湖,只有海。

是的,微软这个的公司,把自己的服务器设备投入了深海。

微软称把数据中心放在深海海底的项目为纳蒂克项目。

纳蒂克是美国一个小城市的名字。这个“水下数据中心计划”最初是从2014年开始准备的,直到2015年8月才进行物理实验。

在个实验中,将近300台具有台式电脑计算能力的服务器安装在一个重达17吨的钢制密封舱内,然后在舱外安装一个冷热交换器。

冷热交换器充满淡水,热量通过淡水内外的交替循环散发。

次测试成功后,微软在2018年再次进行实验,这次他们选择了苏格兰附近的奥克尼群岛。

整个数据中心包含864台服务器和27.6PB的存储设备(可存储约500万部高清电影),因此完全沉入35米深的海底。

微软为什么选择将数据中心投入大海?

除了深海冷却,微软的潜艇数据中心在概念上是模块化的,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海岸线20公里以内。因此,将数据中心放置在沿海城市的海域,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

其次,一个数据中心模块从规划到落地部署只需要90天,比在陆地上建设数据中心要快得多。微软表示,水下数据中心的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运维成本非常低。

目前,数据中心模块可以在水下连续运行5年,无需维护,使用寿命结束后可以回收。

但是由于Natick项目还是一个应用研究项目,还没有完全商业化,远不如我们国内企业的几个完全成熟的项目使用。

脸书:北极圈瑞典卢列奥

山川湖海都结束了。你需要更极端的东西吗?

这将是蜥蜴人的脸谱。

脸书的节点极点数据中心位于瑞典卢莱欧镇边缘的森林中。卢列奥镇位于波罗的海北岸,距离北极圈只有100公里,所以如果你在冰雪中走得更远,它是一个可以看到北极熊的地方。

Node Pole数据中心自2013年开始运营,2017年6月才对外披露。从图中可以看到,它的外部是由数千块长方形金属板组成,长300米,宽100米。它几乎是四个足球场,周围是大片的松林、湖泊和岛屿。

这也是脸书在美国以外开设数据中心,是欧洲更大的数据中心之一。

内部就像《银翼杀手》中的场景:金属走廊嗡嗡作响,服务器蓝光闪烁,风扇高速运转,像一个银白色的怪物高速运转。

至于选择北极圈内的这个小镇作为数据中心的位置,是因为从1961年开始,卢莱欧镇全年超过30度的时间没有超过。冬天,平均气温在零下20度。

这个数据中心可以充分利用瑞典寒冷的气候。冷空气经过过滤器和雾化器处理后,会像水一样“冲洗”服务器。服务器产生的大量热空气将与进来的冷空气进行交换,进行自然冷却。

而且,瑞典还有大量廉价可靠的电能。大约一个世纪前,瑞典修建了水电大坝,以帮助钢铁和造纸等国内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一些行业的衰落,这里的电用不完,剩余的电可以用。

据说这是有史以来最节能的计算设施。一般来说,数据中心平均消耗3瓦的能量,2瓦用于电力和冷却,剩余1瓦用于计算。相比之下,Node Pole数据中心的比例仅为1.04:1,环保程度约为一般数据中心的两倍。

我希望看到服务器被送到火星的那。

相关文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