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 | 王敏 编辑 | 向小园,授权转载发布。“人人皆可程序员”,近两年,“转码”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但从来都不是零风险,更算
顺晟科技
2022-10-09 11:03:51
81
声明: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深渊(ID:shenrancaijing)、作者|王敏编辑|素媛授权转载。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程序员”,近两年来“转码”似乎成了趋势,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转码是转行做程序员。2020年文科实力全国前十的大学毕业后,钱安申请了美国一所大学的CS master(计算机硕士),开辟了转码的升级怪路。
但是,由于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田田在过去两年里在转码方面遇到了困难。明年即将毕业的她从今年8月开始一直在找工作,每次看到大小工厂开放招聘岗位,都会投递简历,但收到的面试邀请很少。而且据她的观察,很多公司在今年秋天的招聘季没有开设招聘工作。找工作不顺利的稻田,甚至在想,下一次要不要继续读博。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科生为了高薪和面子而卷入程序员的轨道都不是新鲜事。
根据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平台GitHub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球共增加了7300多万名程序员和1600多万名新人员。据智能招聘平台Code Submit统计,2022年,程序员薪资最高的国家美国平均年薪约为74.42万元人民币,我国程序员平均年薪约为16万元人民币。
部分文科生在大学学的专业比较冷门,市长/市场需求较少,所以能找到的工作级别与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很多人毕业后转行。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也不例外。
在社交平台上,“三个月转播登陆”、“零基础转播”、“转码后工资翻倍”的分享数不胜数,出现错觉、码农、收入翻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今年,转码仍然是热潮之一,“转码”就像“流量代码”。在很多追求高薪的人眼里,转码是正道。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倒在转码路上。
深渊和几个倒在转码路上的文科生聊天。他们中的一些人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遇到瓶颈,寻求转行,还有一些人工作五六年后走上了转码道路。
大多数人以高薪决心“转码”,但有些人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太高,导致离职。尤其是2022年全球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的时候,大厂进入招聘寒冬的大环境,就业困难比往年高得多,直到就业市场才意识到。另外一些人即使顺利入职,也无法承受高度的技术难度,因此离职,被迫放弃了这条路。
随处可见的转码灵感帖更像是“幸存者偏差”。改代码不值得。绝望、成功登陆的人看到胜利的曙光,经常给予肯定的回答,但在转播路上倒下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
避免“天球”,追求高薪,
他们走上了转码道路
今年春节前,我遇到了在滑铁卢工作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腾挪,最终下定了决心,开始改代码。
去年大学毕业后,商务英语专业的DON直接进入了跨境电商行业,从事帮助一家公司建造和运营电商店铺的工作。(William Sonston、大学名言)。但是,没想到,从0到1辛苦建成的店铺终于能够拿到商品销售、正常运营、取款和赚钱的时候,公司能够直接收回店铺。
这种工作成果被抹杀的情况下,实习生做这件事的时候见过,但没想到正式工作毕业后会再次见面,腾非常失望。
原来,佟大为发现身边成为程序员的朋友工资是自己的两倍。想到自己工作的可替代性这么强,工资不高,桶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作业,春节上班后果断裸辞,准备换代码,全心全意学习前端相关课程。
营销专业的天力也是去年毕业后发现,在自己所在的三线城市能找到的大部分工作是销售、客服类,月薪约4500元。报了程序员培训班的学生去上海工作,月薪上万。所以去年10月,他也开始裸体自习。
在文理之争中,总是有声音说文科生在鄙视链的底端。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盛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怕”、“理科学会、再学术系”的观点。进入大学后偏爱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如果想找完全对口的工作,一般都很难,薪水也很低。因此,市长/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的程序员成为了很多人的转行第一位。
基础的文科生在选择转码的时候,大多会选择前端、大数据分析、软件测试等,这些方向也是目前市场上程序员学院的课程设置方向。这种方向与后端Java相比,难度较低,基础学习往往为零。
腾利和肖恩发现市长/市场主流线下程序员学院半年学费在两万左右,考虑到自己刚毕业,存款不多,所以都选择了自学。武汉中的赵毅去年10月决定转学的时候,把1万多韩元送到了网上补习班,进行了“脱产”,坚持上网课。
转码热潮不仅局限于国内,国外也是如此。在国内从事传媒行业五六年的张宏与家人一起在硅谷湾区定居后,发现转码在当地非常普遍,如果登陆成功,工资水平至少比自己从事项目管理高一倍。因此,从今年4月开始,张宏也开始在在线编程刷网站LeetCode上做题。
但是,经济实力更强、换代码意愿更强的很多人决定去国外读计算机科学硕士(CS master)。在国外,一些大学的综合实力不是很强,但因为能提供适合基础转换代码的桥梁项目而受到推崇。
田田声称自己属于“反文科生”。高中学习文科,进入大学后,才通过转学进入学校非理科生不接受的心理学专业。在专业课学习的时候,钱安为了完成研究考试,接触了计算机课程,发现本科专业就业情况一般,科研成果的应用也远比实践远,于是申请了国外大学的CS master,真正走上了全码道路。
海外的程序员与国内相比没有007和996,加班压力相对较小,所以可以认为,刚开始有几年在海外工作的经验的倾向更大。
基础转换仅仅是早期的学习过程就已经给很多人带来了痛苦。
张红从今年4月开始,除了每天处理家里和副业的事情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但第一次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好像总是能听懂,但即使打开一个问题,连题目都读不懂。老码农经常问不能再基础的问题。这种状态持续了三个星期后才略有改善。
接下来,张宏熟悉了计算机语言和思维,但学习新的知识点仍然很痛苦。刷了大约100道题后,再翻开以前做过的题目,又不会做了。她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我是小天才”和“我是猪”之间反复奔跑。
田田刚到美国的时候,起初不懂很多课。不仅英语跟不上,数学也不好。经常对别人说:“边流泪边学习。”。
选择自学的囧在刷课的过程中发现难度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得多,一直受到周围朋友的怀疑。“你能力也很差吧,怎么可能。”期间她几乎每天都听到类似的声音,家人也经常问“什么时候学才能重新找到工作”。“遇到困难问题时,周围最亲近的人不提供支持,反而施加压力”,怀疑自己。
比起初期学习的难度,后期找工作更令人不安。
今年7月,焦虑的桶在一个月内暴瘦了10斤。那个月,肖恩可以简单地做案例项目,于是匆匆来到广州找工作。她投简历,准备面试,接着学习技术水平,前所未有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但是,即使下载了所有招聘软件,简历也投递了数千份,结果大多数都是“读了也不回来”,收到的面试邀请函很少。
在国外的田地里舒适地找工作也不容易。2021年9月开始实习,田田已经不记得投了多少简历了。她又见到了可以采访的大工厂和小工厂。很多公司采访了第五轮、第六轮,最后是offer。
直到今年,钱安才拿到了创业公司实习的offer。通过实习获得转业资格的田田最终失望了。同期实习的人中,很多人在名牌学校学习,另外在读硕士之前有两年全职工作经验。相比之下,田田的背景是最薄的,因此得不到积极的机会。
现在田为了找全职工作已经拼好了,每天投了十多份简历,但仍然不满意。“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大企业招聘寒冬,招聘名额(HC)不多。”
申报补习班后学习“脱产”的条款是今年5月向培训机构申请毕业后开始找工作的。他认为自己像学院的宣传一样,毕业后一两个月就能找到工作。但是投了几百份简历后,最终发现能去面试的人很少。
感觉自己被骗了。条款说,自己按照学院的计划一步一步努力学习,但连工作都找不到。他还很清楚,一方面市长/市场工作机会少,另一方面,在大型工厂,很多程序员进入就业市场,转行的人与有经验的人相比完全没有优势。
即使找到了工作,也算是在转码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实际上,开始程序员的工作后,工作上的难题也使很多人崩溃了。
通过自学,天利得以完成一个简单的项目,他一个人去杭州找了一周的工作。只有拥有基本岗位的小公司接受了他。但是他觉得自己才刚开始,工资没有超过一万美元,但已经比转行前高多了。
但是很快发现,天历在登陆后更加痛苦。因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属于初级。但是公司的项目进度很快,根本无法完成领导布置的业务任务。入职两周后,我每天通宵加班,但还是跟不上进度。“没有等到公司劝我退出,天力自己选择了离职。
本来天力在杭州呆了一段时间,想再找一份难度和强度都小的工作,但是不到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口袋已经空了。无奈,没有经费的天力最终回到了本职工作。
2022年,转码仍然是个好选择吗?
“转码到底值不值”是很多转码路上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转码,表面上看起来薪资高,前景广阔,但只有自己知道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张宏一边学习一边测量,就是衡量改变代码的决定到底正确与否。
她在学习阶段已经很痛苦了,她认为以后成为正式员工会更痛苦。她从事媒体行业多年,个人优势是与人沟通,改代码意味着要放弃这些优势。张宏的家人也劝她:“为什么用自己的短板硬碰硬别人的长板”“你的沟通能力在湾区这个码农遍地都是稀缺的。”。
经过慎重思考和精心测量,张红最终放弃了转码,重新开始了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即使本职工作工资低,下班后还有精力和时间完成自己的副业工作。“这是转行农户无法想象的事情。”
钨也在想。现在自己已经焦虑到瘦了10斤。如果这种学习的痛苦持续到未来,自己可能无法保持身心健康。
他们建议,把基础的代码改成零的人最好先自学,尝试几个项目,看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适合这项工作。毕竟,在换代码的路上,登陆的困难已经不少了,但登陆只是开始,如果想在未来几年做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事情,就要考虑自己能否坚持,这种付出是否值得。
就像天历一样,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越过了转行的门槛,但难度太大,难以忍受,最终只能放弃。
此外,转行实际上是一个风险控制的问题。一旦上路,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能承受转行失败的最坏结果。
目前处于招聘寒冬。即使国内外大型工厂纷纷裁员招人,公司也更喜欢专业背景出身的人才。在社交平台上,一些国外读CS master的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说转学后也找不到实习生,基础的转码人能做的工作正在迅速饱和。
据条款观察,目前国内IT学院只能提供技术培训和面试辅导,但像宣传一样,毕业一两个月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困难。很多学院都毕业,也就是失业,回归本职工作。条款就是这样。武汉一两个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终只能放弃转码。
腾讯还说,在国内,程序员经常面临35岁的工作困难。近年来,这个年龄门槛还在下降。特别是女性在招聘市场面临的年龄压力可能更大。自己调动的时候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努力调动后,可能要考虑几年不等工作,还要继续调动。大厂裁员潮也意味着程序员的职业红利期正在消失。即使转业,能否获得高薪还是未知数。
另外,田田提到,有些人为了转学读CS大师花了几十万美元,最后放弃了转码,花在留学上的钱漂流了。这种危险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转行绝非易事。如果因为高薪盲目追风,最后的人才可能会变成穷光蛋。
*应回答者的要求,文田、田、通、天力、张红、条款是化名。
(申报)
09
2022-10
23
2021-10
24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