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德国建厂最新情况,特斯拉将暂停在德国生产完整电池 以生产电池组件
() 2月22日消息:特斯拉已经暂停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生产整个电池的计划,并将在美国实施一些生产步骤,以利用税收优惠。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原本计划在德国格鲁恩海德工厂生产每年超过50Gwh峰值容量的全电
顺晟科技
2021-10-06 12:12:47
93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在为充电和自动驾驶争论不休的时候,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公司已经做好了在五年内让汽车“满天飞”的准备。
2016年前后,飞行汽车的概念开始在行业内传播。但是很快就发现,在所有技术问题都难以由陆基电动车解决的情况下,水陆两栖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于是,电动垂直起降出现了,形成了天上飞地上跑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近两个月来,电动垂直起降产业在国内外的投融资甚至上市趋势动荡不安,这与很多头部玩家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层面的政策支持也逐渐趋于完备相对应。但是,面对飞机行业本身的一些旧伤,行业直接起飞可能需要很多条件。
随着投融资的爆发,飞机行业应该上天了。
今年9月是全球电动垂直起降产业的蜜月期,很多国内外公司都获得了资本投资。
在中国掀起融资浪潮:
9月6日,UAM(城市空中机动)企业上海时代科技宣布,将在一个月内完成种子轮和种子轮融资,金额达数千万美元,该企业今年5月才成立。
9月16日,成立仅一个月的VOLANT上海沃兰特航空科技宣布完成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雷军子公司顺威资本为主要投资方。
9月18日,上海凤飞航空科技宣布完成1亿美元A系列融资,创下国内电动垂直起降企业单笔融资纪录。
国际方面也不例外:
9月15日,德国百合电动飞机公司与QELL公司完成合并程序,以海外借壳方式登陆纳斯达克。其董事会主席是空客前首席执行官。
9月17日,美国电动航空公司Archer也登陆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纽交所,其管理层包括一些重量级人物,如联合航空前执行董事长。
8月11日,一个多月前,电动垂直起降公司的乔比航空也在纽交所上市,市值约60亿美元。
在这三家公司之前,有家较早在美国上市的全球电动航空企业,即来自中国的——亿航智能。总的来说,电动垂直起降赛道的选手似乎要一个接一个地突破天际。
没有利润,赛道的集中爆发与其广阔的市场有关。今年5月,摩根士丹利发布电动垂直起降行业报告,预测到2040年,以电动垂直起降为核心的UAM和RAM的综合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德国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测,2050年全球95个主要城市将有9.8万辆飞行汽车投入使用。这些数据不仅说明市场未来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也让外界意识到大产业下的细分领域有价值。
此外,电动垂直起降还有一些后备保障。比如,电池核心技术的物理基础层虽然没有突破,但新能源正在蓄势待发,电动垂直起降正在冉冉升起,电动汽车如火如荼,这让所有与电池相关的行业都开始小跑。因此,电动垂直起降对电池的研究难度更小,效率更高。
既能解决出行问题,缓解城市治理压力,又是新能源环保理念的一员,全球政府也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在国内,四川于2017年启动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湖南、江西、安徽三省也获批在全区域试点低空飞行;澳大利亚的电动垂直起降初创公司获得了300万澳元的政府赠款;从2021年开始,日本经济产业省开始在日本预计投入运营的地区对飞行汽车的具体飞行路线进行调查。
乐观的资本保证了行业的后劲,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可能性,全球政策的友好创造了经营条件。电动垂直起降似乎就像最初的新能源汽车
制造业供应链是个障碍。虽然电动垂直起降在外观上是驾驶舱螺旋桨或者其他驱动部件,但内部的电池系统、飞控系统、动力系统等精密零部件只能说是电动车产业链的孪生兄弟,没有做好使用准备,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
首先,为了整合和适应,电动垂直起降企业不得不尽快规划建设自己的供应链甚至生产线,以控制生产能力和成本,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能力。例如,亿航智能将于2020年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建自动驾驶飞机生产基地,集制造、R&D及测试、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
其次,行业之间的差距导致组件方案的重用有限。比如电动垂直起降的能耗更高,按照飞机电动汽车标准设计的电池支持时间大大缩短。空客在9月21日宣布了新一代电动垂直起降的设计,理论飞行距离只有80公里,即使是大城市群的通勤也无法完全保证。
第二个问题在于商业化路径。除了一些公益目的,电动垂直起降的运营很可能类似于无人机和无人车,需要发货人,也就是UAM RAM。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全能的能力。此外,虽然短期融资不断传来好消息,但参考排名前三的新能源公司魏晓丽百亿级的资本消耗,电动垂直起降何时能靠自己的力量“造血”还是个问题。
目前国内外商业化方案齐全的厂商非常有限。国内方面,2020年5月27日,亿航智能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自主飞机物流试运行许可,完成人货布局;在国外,丰田出资的美国Joby Aviation将于2023年开始商业飞行,德国Lilium将于2024年商业化。
最后,该政策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电动垂直起降保持“一定距离”。任何飞行产品在城市空域的应用都存在安全风险。当乘客或托运人担心其可靠性时,管理机构只会更加谨慎。主要原因是人口密集地区难以建立空中交通网络,国际上也没有先进经验可供借鉴。配套政策和规划管理必须紧跟实践,循序渐进。因此,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政策都停留在R&D和测试阶段,除非有领先企业证明其可行性。
EVTOL,等待一个“特斯拉”的飞行产业。
在电动垂直起降领域,一定有特斯拉。
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之无愧的。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了许多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的产生和定义,将经验和技术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在飞机领域,类似的会产生类似的影响,这将使行业迅速被外界接受,并产生内部的进化动力。
那么,特斯拉最终会自食其力吗?表面上看,很符合马斯克的性格。不过,尽管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在今年7月曾表示,特斯拉也可能参与飞行汽车,但后者尚未表达相关意愿和储备,因此专注于现有竞争对手更为可靠。
整个电动垂直起降市场有数百名参与者。但从广义上来说,参照电动车行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波音、空客、吉利、丰田等传统飞机制造商和汽车工厂,另一类是亿航智能、Lilium、Joby等“All In”电动垂直起降飞机方案的“飞机制造新势力”。
传统厂商大概率会肩负起推动市场渗透的任务,比如比亚迪、广汽埃恩等新能源领域的品牌。然而,就行业原有影响力而言,成为特斯拉式的角色受到了公司传统体制和战略的挑战。
因此,“机器制造的新力量”更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页。红杉资本前副总裁、振城投资创始人李建伟在罗兰贝格《RB Influencer 影响者》脱口秀节目中表示,“中国公司重新定义了飞行汽车的实用产品形式”,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中控自动驾驶仪——提高了城市空中交通的控制能力。
在此基础上,更强的证明在于飞行标准,就像特斯拉对自动驾驶的探索和相关规范的完善一样。今年4月,民航局成立专项评审工作组,开展宜航216型号认证工作,这也是民航局载人无人机系统TC认证项目。之所以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是因为目前除了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和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在电动垂直起降项目适航审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国际上还没有完全形成结合实际生产的适航审定和标准方案。以亿航智能为代表的企业始终站在中国电动垂直起降应用的线,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未来这个领域可能会有“阿里、百度、华为”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会继续为电动垂直起降的建设贡献力量。但在此之前,引领行业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会出现。
标签
实际上,电动垂直起降是一架中小型“电动飞机”。考虑到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指望它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突破性发展是不现实的,比如——,试图要求电动汽车和电动垂直起降企业解决电池的物理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
然而,行业格局确实像新能源发展初期一样发生了变化。以亿航智能为代表的“造机新势力”,正在以新思维打破旧机制的局限,开拓新的想象空间。魏晓丽甚至特斯拉在电动垂直起降领域都在孕育。
当绳子锯木头时,水从石头上滴下来。无论有没有螺旋桨,只要动力足够,电动垂直起降人总能成功“上天”。
正文|美股研究所(ID:meigushe)。
22
2023-02
05
2022-12
29
2022-11
29
2022-11
27
2022-11
23
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