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Dori,授权转载发布。自一两万年前人类相继驯化狗和猫等动物起,家养宠物便成为了图像与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主题,并在文化、社会与传播层
顺晟科技
2021-07-30 10:15:08
297
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全媒体集团(ID:quanmeipai),作者:Dori,授权转载发布。
自从一两千年前人类驯化了狗、猫等动物以来,家养宠物就成为图像和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主题,在文化、社会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人们对宠物的喜爱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延伸,相关内容的创作、消费和分享也变得更加顺畅、便捷。
相关数据显示,在YouTube上,宠物视频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娱乐、教程和科技视频。[1]
在中国,很多头部UGC视频平台也有动物专区或特殊标签。在早年的一些喜剧电视节目中,展示动物羞耻或高智商的视频确实是引人注目的工具。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大胃王吃播的消失,动物吃播越来越受欢迎,填补了市场空白。
本期,全媒体集团(ID:quanmeipai)就可爱宠物内容展开讨论,试图分析人们爱消费动物内容的深层原因,以及目前创作此类内容应避免的问题。
网络可爱宠物内容特点:模因传播与情感寄托
无论是哔哩哔哩的土拨鼠嚎叫“鬼畜”,还是被称为迷惑行为大奖的网络吸猫,说到动物内容消费,按照功能属性可以分为两类。
类内容在传播中往往具有符号特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复制文本,引导其自由拼贴;第二类是纯萌日常生活,给消费者带来最直接的治愈和愉悦。
类必须从早年流行的键盘猫开始。
1984年,一个寒冷的下午,美国人查理施密特呆在公寓里打发时间。他心爱的橘猫“胖子”正睡在电子键盘上。他开始和两个朋友一起拍视频。轮到查理的时候,他突然瞄准了橙色猫旁边的天蓝色婴儿衬衫——。“我赶紧给她戴上.所以她醒了。”查理后来在书中写道:“我突然想为她做一首歌。”录制了一段即兴旋律后,查理把衬衫穿在“胖子”身上,扶着她走向键盘,记录下了这个“毫无意义”的瞬间。[2]
键盘猫视频并不是查理的创作。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录制了数百个奇怪而独特的艺术视频——,尽管它们的质量“非常糟糕”。
2007年,查理在YouTube上传了一段键盘猫视频。两年后,独立视频制作人布拉德找到查理,把“键盘猫”和另一个可怜的视频连接起来,口号是“打他个精光,键盘猫”。
经过传播和发酵,“键盘猫”逐渐成为消费者进行二次意义生产的符号和成熟的网络模因。在早期,人们繁衍后代的核心意图是利用这一内容来嘲讽别人的笨拙和礼让,比如那些故意出丑,发表引人注目、故作姿态的获奖演讲等等。
《键盘猫》原创视频。图片来源:Youtube
2014年元旦,“键盘猫”出现在麦莉塞勒斯新歌《沉船球》的MV中,并作为新年嘉宾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以“键盘猫”为代表的诸多多年来渗透戏谑的动物网络模因,为欧美文化中的大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萌发了新的象征内涵和群体态度。
第二类内容基于可爱宠物的日常生活,旨在为宠物打造“个人设定”,衍生出各种多媒体形式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情感激励和寄托。
这一类中,最常见的是宠物搞笑视频,而近年来更具代表性的内容则是宠物吃播。2018年9月,萨摩耶玛雅的主人在YouTube上传了她吃西瓜的视频——,迅速掀起了#狗asmr#的浪潮,播放量超过100万次,无数人被玛雅的头发、神态、咀嚼声深深吸引。
在这类视频中,内容创作者将宠物的咀嚼声和表情放大数倍,听觉和视觉同时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会给观看者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和愉悦感。
如今,宠物吃播在国内短视频平台也很受欢迎。除了家养宠物,很多人爱上了看熊猫吃饭和广播。
无论喂宠物还是国宝,这样的视频很少有人出现。当整个视频总是针对动物时,观众会更容易被带入内容情境,极大地延伸了消费的可能性。
除了可爱、可爱的宠物内容,还有什么?
当代年轻人对宠物内容几乎没有抵抗力。任何行为,如撒娇、发脾气、犯傻、吃饭等。可能会受到追捧。日本柴犬Kabosu曾因其天真无邪的举止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走红.现实中,人们遇到宠物可能感觉不到亲近和可爱,但一旦上网,似乎就会陷入对宠物内容无条件的迷恋。那么,除了可爱,这些内容在文化传播中还有什么魔力呢?
首先,宠物内容作为“萌文化”的载体,满足了青年亚文化圈的需求。
“萌文化”具有青年亚文化的变异性、边缘性和流畅性特征,[3]体现在宠物内容上,往往呈现出反叛传统、崇尚自由的鲜明特征。
1982年出生的加菲猫,以长着红虎斑的异国短毛猫为原型,展现了猫的“可爱表情”,被赋予了高度拟人化的社交生活。这种嫁接颠覆了主流文化,深受西方青年的喜爱。
同样,如今的宠物内容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工具,为受众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将消费与再生产相结合,传递自我情感,实现个体表达。比如给猫P流泪代表认可和委屈;把皮太阳眼镜戴在狗P身上代表耍酷,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这些宠物内容往往比直接的文字更容易被接受,也能更好地传达情感。
在这种背景下,对动物的渴望不再是对动物本身的渴望,而是对动物所代表的符号的痴迷。
其次,根植于新媒体的沃土,宠物内容借助媒体特性不断优化其传播效果,一键播放背后可能有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身份构建的便捷渠道,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填充宠物内容,满足了制作者的双重需求,即:个人身份确认和社交身份交换的商业价值。
视频平台推出萌宠视频激励计划
《会说话的刘二斗》《金蛋黄》等宠物短视频都有鲜明的“个人设计”——。这种“个人设计”多少融入了商业考量,宠物主人自身的身份会在整个“打磨个人设计”的过程中产生影响。
在知乎“如何运营宠物账号”的问题下,不少受访者给出了“Aauto Quicker爱狗,哔哩哔哩爱猫,Tik Tok用户兼容性更高”等回答,说明利用宠物内容进行商业盈利正在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知乎里关于宠物账号运营的问题很多。图片来源:知乎
第三,观看宠物内容对于调节观众情绪具有现实意义。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杰西卡加尔迈里克曾经发起了一项研究,[4]该研究分析了近7000名网友在观看猫视频时的一系列行为特征。运用情绪管理理论,杰西卡认为“调节情绪”可以归类为受访者消费猫视频的主要动机。
具体来说,在情绪管理的理论体系中,媒体使用被视为情绪调节的一种形式。媒体用户对媒体的选择并不是完全自觉的,而是受到兴奋潜力、吸收潜力、语义亲和力和享乐价值的影响,选择媒体进行消费。
数字时代,幽默可爱的可爱宠物视频为观众提供了现成的调节情绪状态的方式,宠物主/宠物爱好者会因为可爱宠物视频的高语义亲和力而积极消费此类内容。
最后,可爱宠物粉丝在社交媒体上的走红也归功于文化本身的多样性,使得宠物内容更具新鲜感。
比如在日本,2010年突然走红的惊喜猫,就反映了猫在日本的历史地位。有人指出,惊喜猫的五官与日本文化中的Bakeneko相似,是一种拟人化的精神指引,象征着好运和特殊能力。[5]
在拉丁美洲,土著羊驼是主角,并伴有“Ola kase”(Ola kase是Hola qu hace的缩写,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你在做什么”)。基于拉美人对羊驼的驯化和现实语境,这里的羊驼画被赋予了轻蔑和讽刺的意味。
很多受欢迎的动物内容之所以一开始从内容海洋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有特定的文化因素,所以它们是不同的。然而,来自其他文化圈的人往往在这样的图片或视频中有一种新奇感,这进一步促进了内容的模因化。
动物内容的一个特殊魔力在于,人们不需要知道“Ola K Ase”是什么意思,但这样一句带有羊驼表情的“不清楚”就足以吸引不同地方的网友对其进行加工,进行二次传播。
可爱宠物内容需求旺盛的背后,要警惕创作的味道
当宠物内容市场流量增长时,要注意避免被业务和流量无节制、无底线地困住。
去年有媒体报道,国内很多网购平台上,只活体宠物盲盒的价格悄然上涨,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买卖双方在平台上达成交易后,卖家会随机装箱,将宠物送出,而买家在开箱时只能知道小动物——的品种,从而达到普通语境下开箱盲盒的“惊喜”和“刺激”。
媒体报道宠物盲盒。图片来源:微博@四川观察
“拆箱”的随意性暴露了买卖双方对生活的冷漠,将动物完全异化为商品,无疑是消费社会的极端体现。
同样,在复杂的宠物内容中,这实际上会起作用。不管内容有多畸形,在创作之初总能吸引一些关注。
因此,以宠物为例,喂蜗牛吃螺蛳粉、逼狗“吸生肉”、喂猫超重以示“可爱”都出现了,引发了一些争议。既然拍不到《大胃王》的视频,就开始打造《动物大胃王》,这其实是流量陷阱中的一种变态的创作思维,显然只会破坏这个内容领域的氛围,引起更多人的排斥。
在“云吸宠”时代,以可爱宠物短视频为代表的各类宠物内容在国内形成了相当大的消费规模。2020年以来,有分析文章显示,可爱宠物短视频将成为情感消费的下一个出口。
来自Aauto faster的报道称,截至2020年5月,Aauto faster将每5.4秒进行一次宠物直播,观众超过1亿人。[6]不可否认,萌宠已经成为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的流量工具之一。为此,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兴趣的同时,规范宠物内容的创作,形成宠物内容的良性传播生态,将有助于这一内容领域的长远发展。
参考链接:
1.杨梅(2015)情绪调节、拖延和在线看猫视频:谁看网猫,为什么,效果如何?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52,168-176。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5.06.001
2 .混搭(2020)。键盘猫的传说:一个男人和他的猫是如何赢得网络彩票的。
https://mashable.com/article/keyboard-cat-history
3.李帅。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孟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4.杨梅克,J.G. (2015)情绪调节,拖延,和在线看猫视频:谁看网猫,为什么,对什么有影响?人类行为中的计算机,52,168-176。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5.06.001
5.米尔特纳,K. (2018年)。网络迷因。在J. BurgessA。《社会媒体圣贤手册》(第412-428页)。
https://www.doi.org/10.4135/9781473984066.n23塞奇出版有限公司
6.新华网:438万人在线观看网络名人潇湘猪在线看可爱宠物短视频如何催生新经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67105636585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