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浅谈移动端以纯文本阅读为主的Web设计要点

互联网

2022-03-21 17:14:48

137

1手机阅读电脑及其构成要素手机阅读是手机阅读的官方记录。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进行的所有阅读活动。它包括通过网络浏览器和阅读渠道进行浏览,如书店客户端、新闻客户端、信息客户端、杂志客户端、微博、公共文章等,以及阅读小说、报纸、书籍、杂志、动画等。文学和其他内容的阅读行为。

从移动阅读组成要素来讲,主要有三个:移动阅读用户(主体)、电子读物(由内容和移动载体组成的客体)、行为(用户的态度与行为表达),如下图所示。

1.2 影响移动阅读绩效的指标 有关影响移动阅读绩效指标的研究很多,相关指标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主体评价、数字内容、硬件性能、软件功能(详见下表)。

1.3纯文本文章阅读体验的评价指标。本研究旨在为官方账户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结合产品现状,在评价指标上有其独特的特点。何处“数字内容”它是开放的,未来将通过运营建议进行优化,这不在本研究的范围内;硬件性能”总的来说,这取决于用户自己移动终端的影响以及更复杂的hand Q版本的操作。因此,在这个阶段,研究只关注显示器的舒适性,主流屏幕的测试结果适用于不同的屏幕“软件功能”目前还不完善,未来将按照文章的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化设计。因此,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版面设计上,即字体、字号、行距等因素对阅读的影响。

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纯文本文章的阅读体验,及对应的二级指标(表格中“*”)后,结合产品特性,我们对指标进行了细化。版面设计的显示舒适度通常可以从视觉绩效(即可用性)和视觉主观偏好(即美观性)两个角度进行评估。根据以往研究发现,两者显著相关,主观偏好评分较高的往往辨识绩效较佳。这一点也可以从影响视觉绩效的元素与设计元素的关联性中得到验证。

在一定的文章长度内,不同的版面设计对视觉表现的影响相对有限(当用户保持高度注意力时,任务完成的准确性和时间不会有很大变化),但可以通过视觉疲劳来表达(这也是用户高度注意力的体现)。在视觉疲劳的相关研究中,主要结论如下:

A.文本与背景的亮度对比 当白色背景遇到黑色文字时,提高了文字的反射率,从而容易被注意理解,但色差较大,长久注视会产生疲劳感,相对注视时间短。

用户偏好正极性(文本为深色,背景为浅色),但实际上负极性(文本为浅色,背景为深色)更不易疲劳。

B.文本的最小可接受视角通常由字体大小和阅读视距决定。实验室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在电子书阅读测试中,对于接近正方形的汉字(即字高等于字宽),最小视距一般大于30cm,合适的视距为50cm。青年组(20-35岁)“单词高度”中年组(36-50岁)至少4.8mm(24pt),至少5.14mm(25pt)。当固定近似方形中文字体的字符高度为4.85 mm,行距为3 mm,字符间距为0.61 mm或1.21 mm时,它将具有更好的性能,并且不会增加视觉疲劳[2]。

综上所述,在确定字体的情况下,字色、背景、字号、字距、行距是影响视觉绩效的主要因素。此外,屏幕亮度,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环境光线,阅读视距,用户年龄,文本长度,阅读目的等都会对用户的阅读体验产生影响,我们将在研究中进行控制。

视觉主观偏好可以通过清晰度、美感和视觉舒适度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2 研究方法与展望 2.1 研究范式 本研究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主观调试,如下图所示,请用户在电脑上调节研究相关的参数值,参数所对应的视觉效果会同步显示在手机上,用户需要调节出自己最舒适的视觉感受。

2.2 变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2*2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阅读视距(水平1:习惯视距,水平2:适当视距-50cm)与手机机型(水平1:iPhone6,水平2:iPhone6plus),各测试通过ABBA平衡顺序效应,每完成一个测试进行主观反馈,并休息5分钟,再进行下一个测试。

采用iPhone的均匀环境光和自适应屏幕亮度。用户的年龄从14岁到35岁不等。每篇文章的长度和排版的分布相对平衡。用户需要在修订测试中保持固定的视距,找到拼写错误并尽快将其写在纸上。

2.3 小结与研究展望 本研究在设计师选定的几种字体下,对用户主观偏好的阅读体验进行了视觉绩效的测量,用以确定字色、背景、字号、字距、行距等设计元素的参数值。回顾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用户在手机阅读中的视距要比电子书阅读视距更近,平均视距30cm,近一半用户视距在10-30cm之间。屏幕大小、视距、年龄对字号、行距、背景、字色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字体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兰亭正文36-38pt,汉仪正文34-36pt),不同的字体在不同视距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参数,详见后续视觉同学的分享文章。

字体服务于文本阅读。不论是为阅读设计而选择字体的设计师,还是因文本阅读而反复注视字体的读者,都会在有意或无意间,逐渐形成自己关于字体及文字排版的评价标准。所以通常我们会认为存在人群普遍的视觉认知心理,以及专业设计师通过长期工作经验所获得的综合评估能力,两者之间可能是有差异的,如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字体偏好是不同的,对美观性与可用性之间分配的权重是不同的。

在运用字体时,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字体,设定相应的字号、字距、行距、字色等,契合成本要求,以获得最优的视觉效果,这个过程就会涉及到美观性与可用性之间的平衡。当字体使用场景复杂,面对的用户差异大的时候,这种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有两个方向:

一、从字体研究出发,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获得用户的普遍视觉认知心理;

二、从移动阅读绩效出发,对指标体系的其他方面进行评价与优化。

相关文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