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2022-03-31 09:12:05
130
每年6月左右,坦桑尼亚大草原的草逐渐被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 3000 多公里,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东非大迁徙”场面。
对于觅食流量的抖音网红而言,其迁移则简单得多。他们只需要更换一个APP,即可实现。
在Tiktok从依赖内容广告向构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转型中,在b站加速商业化步伐的鼓声中,在交通短缺日益加剧的焦虑中。
越来越多的中腰部抖音博主,开始在B站看到一展拳脚的新机遇。
他们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迫不及待地转移阵地,贪婪地吃下流量盛宴。
结果,一些Tiktok博主变成了260万粉丝up博主;还有一些博主在10天内获得了2000多万条广播,并被推荐到B台的主页上;有很多博主,他们在垂直屏幕上很受欢迎,每周必看,在10天内拥有超过100万的粉丝。
这些率先到达的第一批“抖音UP主们”,已摇身一变,成为了B站新晋顶流。
Tiktok在三年内只赢得了数百万粉丝,
在两个月内来到B站超过200瓦!
短视频流量饱和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 2021 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短视频、综合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的用户规模分别为8. 73 亿、7. 04 亿、6. 17 亿和2. 82 亿。
其中,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为 120 分钟,成为国民杀时间的主要工具。
从上班摸鱼到地铁通勤,从社群分享到熬夜娱乐,无数网民的网络生活,已经离不开短视频。
在月度直播用户和渗透率方面,根据Aurora去年8月发布的《2021第二季度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2021第二季度短视频平均渗透率为75.7%,季度末月直播用户保持在7.7%以上。
但水大鱼大,不一定全盘皆赢。
随着用户触顶,各短视频平台头部网红稳稳吃下大部分流量红利。对于中腰部博主而言,则是面对不多的存量市场,进行厮杀的红海。
尤其是Tiktok和Kwai等大量平台已经开始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交付和当地生活,这也将挤压专注于内容制作的博客作者的流量空间。
这意味着,国民级的短视频平台,其战略重心已经从核心的内容供应,展开到更丰富的商业生态中去。
因此,对于以内容见长的抖音博主,这是带货的机遇,但也是纯粹的内容流量被战略压缩的被动阶段。
在这一形势下,部分抖音中腰部博主自觉上升无望,转而向B站进军,试图挖掘新的流量爆发点。
“山城小梨树”的客户经理是一位拥有10多年经验的高级理发师。2018年,短视频很受欢迎,他也跟着人群,上传了一些与理发有关的视频。
一开始,自然没有出路,内容的平均阅读量不超过1万。
2019 年后,@山城小栗旬的理发日记开始从人设打造、统一的内容风格和主题,以及固定的推送时间和具有反差感的剧情文案上,进行打磨,并偶尔会收获过 10 万赞的爆发。
但他在抖音上,一直属于中腰部博主。相对于动辄千万的大号,“山城小栗旬”做了三年才到100w粉丝,算得上不温不火。
直到今年1月他正式降落在B站。它发布的第一个视频现在已经播放了610万次,在短短两个月内增加了200多万次。它已经多次出现在B站视频和热门推荐的主页上,并成为著名的“山城托尼老师”。
相比于小栗旬已经成功的爆火人设,另一位UP主,则正处于扬帆起航的阶段。
这几天,B站到处流行着“妹说就是零卡”的美食梗传说。
这个词干来自Tiktok博客@bald wuyanzu。在他的“健身餐”短片中,他经常制作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位贪婪的博主无法控制自己的嘴,不得不编造一套“掩耳盗铃”的花言巧语,“如果产品包装上没有热量,那就是零卡路里健康食品”。
此梗一出,迅速成为B站新的热门话题,并诞生了诸多上首页推荐、超百万播放的鬼畜剪辑。
经过大量的热身,@bald Wu Yanzu成为了B台的up master@bald Wu Yanzu。只需传递你的Tiktok库存,你将在10天内获得超过2000万的广播和50万粉丝。
抖音博主@帅农鸟哥,其内容风格与去年爆火的张同学类似,都是农家生活日常和一些手工创意的展示,加上轻松流行的BGM和流畅的剪辑,自成一体。
其进驻抖音似乎是在 2021 年 10 月左右,目前发布作品仅 25 部,粉丝291w,处于上升期。
但他也在 3 月 17 日迅速开通了B站账号,由于前期的粉丝积累和B站运营扶持,其涨粉量惊人, 10 天就到了106w粉,且仍在持续爆发。
B站在多年的运营体系搭设后,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热门UP主挖掘和培养的框架。
然而,在官方宣传的铺垫下,那些从Tiktok转会过来的新东家就像踏上了交通要道,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顶级球员。
领先一步,
没有天敌“掠夺”交通奖励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网红流量焦虑,是持续存在的。
因此全平台运营,成为一种本能冲动。但对于头部网红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广泛布局的意愿和需求。
一方面,头部网红的人设光环和流量场,过度集中在所在平台,也就很难对其他平台进行过多注意力的投入。且在单一平台的沉没成本过高,导致辗转腾挪的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
另一方面,头部网红与平台之间紧密的流量关系乃至运营倾斜,也使得其与平台之间形成了某种不背叛的默契。
最典型的,就是B站动画区UP主@LexBurner被封号后,未选择出走,而是与B站达成妥协仍然留下。
对于平台也是如此,想要挖掘具有培养潜力的创作者,最具收益的显然是那些中腰部创作者,而非溢价过高的头部网红。
同时,抖音向来鼓励更为泛化的,能够被算法统一识别的“爆款产品”。为此,普适性极强的平台生态氛围,不得不牺牲博主内容生产的粉丝粘性和人设放大效果。
这就使得,没有庞大粉丝基数的中腰部抖音博主,一边要避免头部账号的流量虹吸,一边不断追求爆款出圈。不仅极致内卷,且规律难寻、收效甚微。
反观B站,其粉丝的高粘性和内容的长尾效应,更为适合中腰部博主的内容打法和生存策略。
B站财报显示,其2021Q4 MAU(平均月活跃用户)2.72 亿,同比增长35%,DAU(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 7220 万,同比增长34%。用户渗透率(DAU/MAU)基本稳定在27%左右,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提升至 82 分钟,处于较高速增长水平。
@目前,山城小李石美容日记Tiktok账号日均涨幅在5000以下,视频日均喜好量在4.2w左右,波动较大。在B站,其上升粉末的日平均功率为3.5W,赞美的日平均功率约为16.6w。
@秃顶吴彦祖投稿了 512 部作品之多,近 90 天连“肝”了 146 部作品。但其日增粉丝量最高没有超过4w,点赞数据低点在5w,相当于当日每部3.3w左右。其在B站,仅投放 16 个作品,日均稳定在10w以上,日均增粉为4.2w。
对于这些中腰部抖音博主来说,他们也具有一定的迁徙优势。
B站早期,就有不少搬运抖音热门视频的机器账号,一定程度上扩大了B站受众观看抖音风格视频的习惯。
且不玩抖音是很多B站年轻人的执着,这意味着有大量在抖音无法触及的潜在增量用户群,聚集在B站。
其次,与B站生态相比,Tiktok的内容是一种分化模式。这为Tiktok博客的“生物入侵”提供了温床。它们还为B站的用户带来新鲜感和熟悉感。
作为具备两年以上生产经验的创作者,他们的运营、人设、存货供给能力与粉丝基础,都更为成熟和丰富。这比B站原生的新up主更有资源优势,也有着更低的上升成本。
由此,在众多抖音博主尚未发觉这块可以定居的新大陆时,新鲜的外来腰部博主,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显然更容易吃到红利。
以@山城小栗旬的理发日记为例,他在抖音形成了“需求问询+剪发剧情+结果对比”的短视频公式。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让其对整个内容的质量把控更加完善。
现在,他已经把B站作为主要阵地进行管理。其更新速度、运营特色,以及与站内其他热门UP主的互动,都十分稳定。
这些中腰部博主们从流量见顶、厮杀激烈的抖音平台,及时转线,先人一步来到更具流量潜力的B站,成为他们成功爆火的一个基点。
B站鼓励“入侵”,
原生态上涨主要收入下降90%?
股价跌跌不休,B站头皮发麻。
这句话,应该是最近小破站境况的最佳描述。
2021 年 11 月 17 日,三季度报公布后,B站股价到 12 月 6 日即跌去36%。其主要原因,在于B站前期的投资扩张导致净亏损增长。再加上,游戏业务、直播及增值业务、广告业务三驾马车表现不振,让市场失去看好信心。
3 月 3 日,B站发布四季度财务数据后,又持续大跌,至 3 月 15 日跌去46%市值。其中,成本高企,收入增速不达预期,业绩转化不够理想,都让投资人无法接受。
3 月 15 日后,股价虽然得益于中概股行情有所回升,但仍然难掩颓势。
B站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变现,bilibili董事长兼CEO陈睿曾说:“B站未来有可能会倒闭,但绝不会变质”,并公开承诺“永远不加贴片广告”,以保障站内生态的独特性和纯粹。
但连续下跌的股价和盈利承压,都在督促者管理层思考: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B站的商业化“渡劫”。
直呼是过去的一个明显教训,它既不能防止平台内容声誉的快速下降,也不能进行更一致的渗透性业务布局。
尽管我们知道,自去年以来,我们在内容业务解决方案方面做出了快速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商业鸡血爆发之后,它的衰落将不可避免地再次显现。
因此,对于B站而言,如何在创作者运营上实现更加贴近商业策略的承接,也成为更为清晰的未来重心。
一方面,B站对原生UP主的扶持力度,在逐渐减弱。
对于B站而言,一个可能的黑色幽默事实是:用爱发电的中腰部UP主们,扶不起来。这些曾经为B站发光发热的“小甜甜”们,如今越来越像“牛夫人”。
毕竟,这些中腰以上的业主大多是兼职自媒体,他们没有像肖丽树或秃头吴彦祖那样考虑线下排水和送货。兼职业主不仅难以控制生产效率和运营节奏,而且产量爆炸逻辑不明确,预期不稳定,受众基础有限,导致总体投资效益。
因此,凭借兴趣创作的UP,或许不再是B站的兴趣所在。
那些希望通过内容搞钱、搞流量和进行商业合作、商业引流的UP主们,可能更符合B站的内容运营口味。
对此,B站UP主@老蒋巨靠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如果说 2020 年B站的主旋律是生活区xx挑战和知识区崛起, 2021 年主旋律是反资本叙事反饭圈还有底层叙事,那么 2022 年的主旋律就是全站内容的影像化和故事化改造。”
“这波改造之后,B站上的pugc内容和ugc内容分界将更加明显,B站上面的热门内容将分成清晰的两类,一类是多半一上来就团队化作战的内容老炮,另一类是普通人各种意外爆火的整活。
一个基本不会做视频的新人,用手机拍摄完全‘朴素’观点分享和生活分享,做到腰部然后再职业化的路径将几乎被堵死。”
一个征兆是,一些B站UP表示自从创作者激励改版后收入下降明显,最高跌幅达90%。
对此,B台客服回复称,近期正在调整激励收入:新引入了广播频道、用户转换后验证等多种考核指标,并对不同指标的权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可能意味着激励计划将更加关注转型和沟通的效果。
并且,B站还将于 5 月 17 日对推广功能进行调整优化,新功能根据实际情况浮动调整价格,同时进行算法优化和功能升级。这无疑,将推动对创作者收入的来源的商业化比重的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B站在月度活动、付费人数、会员人数、保留率和内容制作方面仍保持良好的增长率,这是B站的基本板块。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竞争对手,迅速振兴整个流量池,改善内容供应,已成为必要的战略目标。
以B站最活跃、作为重点运营对象的生活区为例,蹭饭挑战、不要笑挑战之类的视频,虽然受到欢迎,但也因为创意单一、剧本明显和综艺化过度而受到部分B站受众嘲讽。
抖音生活区短视频的入驻,或许可以弥合这种需求不满。
此外,对于B站来说,长期以来,引进和培训外部创作者以成为主流的做法很常见。
知乎、公众号作者转型的@半佛仙人、@小约翰可汗等,算是从图文创作抓住短视频时代红利的一批佼佼者。
对于抖音中腰部博主而言,B站没有电商布局的强烈需求,所以评论区可以放各种电商链接。
且B站长尾效应不错,几年前的内容到现在可能仍有催更。有品牌从业者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在B站的投放ROI可以达到 5 以上, 3 万元以上的高客单价也有不错的成交。
这些特点,让转型而来的以商业化为目标的UP主们,可以获得更高效、更具吸引力的投放效果,其对平台政策的顾忌也更少,从而内容商业化收益与商家粘性更强。
不过,B站一直都是年轻人的最爱,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容体验上的独特调性。
当带着抖音风格的UP主们越来越多时,B站内容生态与抖音快手等的差异性,也将越来越窄,从而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物种入侵危机”,也是一种难以管控和平衡的风险。
比如竖屏风格上热门的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习惯横屏的B站用户来说,是一种待验证的冲击。
在这片交通宝地被挖掘后,Tiktok在线人气的激增也将导致内容的下降。目前,依靠引入高质量的运营很难控制局面。
且无论是对抖音数据开始下滑的@山城小栗旬的理发日记,还是处于艰难爬升期的@秃顶吴彦祖,以及两个平台都在爆火的@帅农鸟哥。
他们虽然在B站顺风顺水,却也很难轻易放弃作为国民短视频平台的抖音大后方。
这就让B站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既无法在站内,培养可以进入头部的原生态中腰部UP主,也难以让转移而来的博主们专属于B站。
比如作为B站美食文化符号的顶流@刘庸干净又卫生,被认为是 2021 年百大的有力竞争者。但其在抖音的千万级大号,或许成为了他与平台之间变得更加亲密的某种阻碍。
写在最后
有研究表明,广告市场规模长期稳定在GDP的1%左右。
换言之,当整个市场的广告投放规模,大致维持在一定水平时。你不争取这百分之一,就会被潜在的竞争平台争取走。
虽然缓慢的工作会产生良好的工作,但快乐的人会带头。
对于交通创造者来说,交通焦虑让他们到处寻找食物和黄金;对于平台来说,增长和收入增长的焦虑让它寻找寻找食物和金块的创造者,以扩大基本市场。
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迁徙和扶持的默契,但也并非没有隐忧。
在东非移民中,数百万移民中只有30%能够回到他们的起点。随着他们的归来,40万新生命在这段激动人心的旅程中诞生。
对于被转移的博主来说,如果没有明确的官方支持承诺,B站将落后,Tiktok的节奏将被打乱,这可能会形成一场商业危机。
新的复杂生态的塑造,则会对平台未来产生不可预测的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从Tiktok博客的大迁移到一场激烈的交通战。
2022年可能成为B站内容全面商业化的分水岭。
31
2022-03
31
2022-03
31
2022-03
24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