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business account,谨防上当!Tik Tok生活服务声明:多地出现虚假“外卖商家”
()2月24日 消息:抖音生活服务发布声明称,近期抖音生活服务接到举报,多地出现不法机构冒用我司签约服务商或“独家代理”“区域/城市代理”的名义,开展“外卖招商/城市合伙人(城市经理)招募/骑手招募”
顺晟科技
2022-09-05 20:17:28
112
随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生活方式的普及,外卖行业发展迅速。
包装是最早的外卖形式,从电话订餐到今天的网上订餐。外卖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经过几十年的竞争,美团和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终于形成。
然而,仍然没有办法阻止新玩家进入这个领域。截至2021年8月,以工商登记为准,今年我国新增外卖相关企业超过38万家。
最近,据《教导星球》报道,Tik Tok的外卖功能最近进行了测试。
两个月前,Tik Tok的暖心外卖已经进入内测阶段,这一次它正式开启了对部分人的测试。Tik Tok会在直播间设置测试入口,或者采用直播的形式向用户推荐外卖。此外,它可以通过一个小程序访问。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内部检测到外部检测,Tik Tok推出了一款暖心外卖,从口号变成了实践,进入了外卖行业,增加了本地服务。
本文试图通过Tik Tok最近的行动和国内外销售行业的情况来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Tik Tok以目前的态度切入外卖的轨道。它的成长如何?
你会如何跟美团和饿了么讲股市下新量的故事?
外卖“暖心”剧。
事实上,市场对Tik Tok的外卖并不感到意外,而且一直有传言称,Tik Tok希望外卖全面落地。
今年7月14日,Teach Planet报道称,一款名为——“用心外卖”的外卖小程序在Tik Tok上线。只是在推出后的两个月,他们处于内部测试阶段,没有邀请外资。
但是经过了解,发现这个小程序在安卓上是找不到的。这可能意味着该功能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根据Teach Planet的描述,心跳外卖更像是一个聚合模式的外卖平台,只邀请Tik Tok平台的商家入驻,为外卖商家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流量入口。
(来源:教导星球)
比如Tik Tok俱乐部在常驻品牌的短视频下带来了外卖小程序的链接,用户点击链接直接进入产品的登陆页面,可以直接下单。此外,根据数据显示,暖心外卖上的订单信息与商家自己的小程序的信息共享,以及之前的历史订单、优惠券、积分等。在其他平台上可以查看。
在盈利模式上,Tik Tok外卖不同于美团和饿了么。当商家加入美团饿了,平台会向商家收取5分的服务费,如果需要平台配送,会加15分,两个平台上的商家大多会选择平台配送;在暖心外卖上,合作的是拥有独立配送体系的商家,这意味着Tik Tok目前并不重视配送和商家服务。
这种打法还是让外界对Tik Tok的布局和外卖的逻辑有些怀疑。
剑走偏锋,修炼内功。
根据港股研究所的数据,Tik Tok开始外卖业务有两个原因。
一是作为业务的延伸和补充,对流量进行精细化再分配,但本质是实现流量,完善Tik Tok“内容交易”闭环。
据今年1月29日出席活动的北京字节跳动CEO张南介绍,截至2020年9月,包括Tik Tok火山版在内,Tik Tok日均活动量突破6亿。
作为一个大毒枭,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大部分来自Tik Tok。据彭博新闻,2021年字节跳动广告收入目标为2600亿元,Tik Tok为1500亿元,今日头条为450亿元。
可以看出,今年字节跳动给了Tik Tok更重的任务,这也意味着在现有模式下,Tik Tok需要寻找新的变现方式。作为一个拥有6亿日常生活的Tik Tok,最重要的是流量,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流量就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Tik Tok来说,平台本身就有很多美食品牌,这是天然的优势。对于商家来说,Tik Tok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高流量的平台;在大众中刷美食视频,在大众想多买的时候提供外卖入口,增加订单数量,实现利润增长。对于Tik Tok来说,就是通过外卖业务进一步实现流量,激活自己的小程序。
第二,帮助自己在当地生活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字节2021目标访谈纪要—20210408》显示,今年本地生活字节预期目标约60亿元。因此,在Tik Tok推出外卖业务也是Tik Tok本地生活的新布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Tik Tok也一直在攻击当地的生活服务。例如:
2020年11月,“心餐厅”上线,覆盖6大城市;
2020年12月发起“大城市玩家”活动,鼓励用户拍摄各种探店视频;
今年之后,同城页面顶部增加了“区域吃喝玩乐”版块,还推出了“优惠团购”功能(和“热门榜”功能)。
之所以推出以上活动,是因为KOL/KOC是当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KOL/KOC,无论是Tik Tok、美团大众点评还是小红书饿了么,都是一样的。因此,今年6月中旬,Tik Tok发起了线下群众逛商店推荐美食的活动。通过优惠团购、定位或标注“想去”让消费者线下消费。
根据Teach Planet的数据,心脏外卖将首先在一二线城市开设,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城市。此外,Tik Tok的线下探店活动仍在继续,外卖业务的推出可以为探店人才提供更多的场所和品牌探店活动,实现多元化的变现方式。在留住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同时,Tik Tok也将在本土生活上有新的突破。
而且饥肠辘辘,殊途同归?
就在Tik Tok发布消息、推出行动外卖的同一个月,美团也开始社交。其实美团在7月份就开始测试“饭小欢”,这是一个可以建立社交关系的外卖分享平台,功能类似于微信朋友圈。
美团的这一功能借鉴了国外外卖平台Snackpass,旨在强化社交属性,带动外卖增长。而Tik Tok用外卖加强本地生活的增长和流量变现,两者都是为了寻找商业的增长点。
如上所述,Tik Tok外卖主要是为商家提供一个聚集流量的平台,并不打算在商机和经销商上下功夫。除了Tik Tok的重点不在此之外,因为前期分销商的数量和商家的服务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目前Tik Tok的外卖业务似乎不会对美团和饿了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受众上,三大平台的目标客户有很大的重叠。据统计,我国外卖用户数量接近5亿,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外卖消费的主力军。
在Tik Tok,根据易图脑图的MindMaster数据,2020年Tik Tok的主要受众在25-30岁之间,其次是24岁以下和30-35岁的人群。这与外卖的主要消费人群有很高的重合度,意味着无论美团是社交还是Tik Tok是外卖,彼此的用户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流失。
当然,如果Tik Tok只是简单地规划外卖路线,它不太可能发展壮大。外卖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但已经是一片红海。美团和饿了么牢牢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站在市场前景方面,根据中国商业智能网的数据,预计2021年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7941亿元,同比增长13.8%,必将吸引众多企业进入市场。2020年,外卖企业注册量将达到78万家,同比增长1389.64%。
(来源: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骨感的。美团和饿了么双寡头竞争格局下,为同行业其他企业预留的市场份额仅为1.7%;没有新的方式和模式,很难补助
就目前而言,无论Tik Tok能否通过外卖行业的差异化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我们能看到的是,Tik Tok对外卖行业的态度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得益于本土生活和服务梦想的加持。虽然目前只对有外卖系统的商家开放,但不能完全排除Tik Tok未来不会在这些领域完善自己的系统。
毕竟Tik Tok的外卖形式虽然和美团、饿了么有一些区别,但本质上和美团、饿了么竞争的是同一群用户,港股研究院会继续关注未来是剑走偏锋还是目标一致。
文字|港股研究院(ID: ganggushe)。
24
2023-02
22
2023-02
22
2023-02
17
2022-11
23
2022-10
01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