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是vs code 代码如下<!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Document</title><
顺晟科技
2021-09-16 11:33:24
68
微信回顾
用户篇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人是懒惰的
时尚是驱动力
人没有耐心
人不爱学习
用户是乌合之众
重视“屌丝”用户群
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人性化即是以己推人
需求篇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对新点子,99%的情况下否定是对的
不要用户说要什么就做什么
大部分新动能是可以砍掉的
不从同类产品里找需求
不要听从产品经理的需求
需求只来自你对用户的了解
从微博上感受用户潮流
从用户讨论中发现灵感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品
满足自己需求优于满足用户需求
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
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工具甚至省钱
“爽”胜过功能
为群体效应而做:附近的人
为群体效应而做:摇一摇
为想法而做:朋友圈
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能
不要从战略分析来逆推需求
调研获得需求是骗人的
需求来自于对群体效应的好奇
需求来自于自身需要和周边朋友反馈
需求来自于对当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需求来自于对平台的理解
需求来自于对信息流的理解
需求来自于建立新系统
在最后一刻才决定新版本特性
世界是新的
产品是演化出来的 而非规划出来的
有DNA的产品才会演化
群体效应是社交产品的核心
将用户分为高中低端是不道德的
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
功能模块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关系
设计就是分类
抽象方能化繁为简
越简单的分类越易于被接受
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质需求
面向场景来做设计而非功能列表
面向场景,才能取舍
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pony语)
手机和PC的区别
不过度设计
宁愿损失功能也不损失体验
产品,还是运营?
让用户推动用户
极简方能不被超越
面向两年后的场景来设计
操作的响应速度
永远是体验
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不如不做
保留变化
如果没有自然增长就不必推广
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如果解决方案非常复杂,一定是问题错了
在每个细节中体现认知
给用户选择权
尊重用户
全球只做一个版本
把用户体验做到就是创新(pony语)
你的价值观(态度)决定产品特性
改变用户习惯
抛弃不人性的创新
避免战略行为替代真实需求
从人出发,改变商业模式
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创新,还是抄袭?
朋友圈的演化故事
自然篇自然观
去技术化思维
摇一摇:一连串的自然反应 让交互模拟自然
单一路径
“酷”是未来的体验方向
做三秒就会用的特性
“管理”是不自然的
单线索最美
换肤是不自信的体现
不让用户选择
再说为什么没有“已发送”“已阅读”
少比多更好
一亿用户就是一个用户
瞬间成为傻瓜用户
锻炼对“自然”的直觉
PM的心态
气质篇改变旧世界的意愿
有自己的理念和愿景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QQ邮箱:常联系 让技术产品传达人文意识
“少发微信”
让欢迎页成为你的产品发布会
让欢迎页成为你的产品发布会
不听摇滚的程序猿不是好产品经理
做人性化的广告
找最牛的合作方
文字反映气质
一些避免使用的词语
未来感
你没有竞争对手
作品,而不是产品
工匠,而不是设计师
做有灵魂的产品
让个体更自由
UI篇UI是通过产品和用户交谈
UI围绕特性,而非反之
条理清晰胜过视觉表现
只有一种式样
每个界面只有一个主题
每个对话框都有一个明显的默认按钮
对最常用操作精益求精
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不是好体验
隐藏数字
探索手机上的新交互
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谢谢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Allenzhang (张小龙) 2012年8月
这位朋友的一些文章值得一读。
15
2022-09
15
2022-09
15
2022-09
16
2021-09
19
2021-08
09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