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16:38:59
77
今天说说鉴定系统的开发思路,我们服务的一位客户,是一个背景比较强大的一个机构,从0开始,慢慢成长成一个和阿里京东合作的第三方鉴定服务商,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暂且不谈,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一个鉴定机构的内部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案。如果你也是一个第三方鉴定服务机构,包括不限于(奢侈品,书画,老酒,电子产品)等等鉴定服务,那都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的开发思路和后期迭代的方案。
第一阶段:单线程
刚开始因为是从0开始,他们的鉴定的单量也不多,要求也不高,这个时间段,找一个市面上没什么版权争议的cms来开发就可以,基本上也不用改什么,就是增加一个生成证书打印证书的功能,我们当时用的是 phpcms 证书样式是客户那边设计的,因为每个证书上都要有一个证书编号,所以先让打印公司批量生产出一批没有编号的证书模板,流程也简单,资深的鉴定师鉴定为真品后,就是系统的操作了,就是添加文章,一篇文章代表一个商品,添加文章界面可以自动生成一个随机数字比如10位的这个数字就会作为防伪码,在填写上商品的名字 重量 等等详细信息,并拍照上传这样这个商品的信息我们就有了,发布完成后就可以将刚才的信息打印到之前生产的证书上了,(前期肯定要调试好打印位置),前台可以通过phpcms内置的搜索通过搜索防伪码从而查询到这条数据,这样这整个流程就算完毕,因为刚开始鉴定业务量不高,预算不高所以这样的方案最省钱,开发效率最高。
如果您也刚开始做或者想要做第三方鉴定机构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毕竟鉴定的服务流程都是类似,鉴定师鉴定产品,真品就将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打印证书,无非就是添加的信息不同而已,我们这种方案最省钱,效率也最高,试错成本也低。
第二阶段:多线程
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这种类似单线程的工作方式已经大大不能满足现在的业务量了,而客户随着业务量增大也在不断的扩充人手,这时候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客户鉴定的产品都是通过快递的方式接收的,一个快递箱里面可能好几个产品都是属于一个单子的,因为鉴定需要拆开来一个一个的来鉴定,这时候因为鉴定的顺序是乱的,反而将一个一个的产品合并到一起的时候大大浪费了时间,而且业务越多浪费的时间越大不成正比的那种,这时候客户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工作场地实地考察了一下,那一天我们从上午聊到下午,聊了聊他们的想法和期望,后来我回去后,先是想了大概一天的时间,将整个流程梳理打散,分出三端,后台端,操作端,和前端,并且将产品引入3个状态:已入库,已鉴定,已发货来标记产品以及订单的状态。
后台端:可以管理数据和编辑数据,和一些统计信息
员工端:通过后台给三个身份,入库组,鉴定组,发货组,并给予不同的权限,从而可以做
不同的操作,给每一个员工分配一个账号并且绑定分组,入库组只能做入库的操作,鉴定组只能做鉴定的操作,发货组只能做发货的操作,这样的好处就是每个组可以分别进行自己的操作,而且每个组可以多个人同时进行操作大大加快的业务流程进度
前端:还是类似官网的一个介绍,防伪码的查询功能
到这一阶段防伪码这块也配合升级了一下,重新设计了一个更小的防伪证书,证书上只有防伪码、二维码和一些文字,防伪码是通过系统先批量生成了一批防伪码数字,这样让厂家直接生产出带防伪码的证书,然后在鉴定这一步来进行产品和证书的绑定关系。
总结:这一阶段做到了多线程操作,人工的最大化利用。如果你的机构业务量大了,人手也不少但是还是效率提不上来就可以考虑,针对您的业务流程和特殊场景来定制化开发一套专属于您的行业的鉴定系统,而且借助这个系统还可以查看每个员工的工作量数据比如 员工A他一天入库了多少单,员工B她一天鉴定了多少产品等等
第三阶段:设备引入
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信息录入的效率,主要是解决鉴定时需要录入大量的数据,之前需要上传5张产品的细节图,产品的名称重量等等这些信息,光这个图片,就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机一个一个的去拍摄,鉴于称重和拍摄这两个比较耗时的操作,我们通过调试接入电子秤+3d打印框架布局5个高清摄像头的方式,达到我们只需要通过扫码枪识别二维码的方式就可以自动拍照、称重得到产品的重量信息+5张图片并通过发送post数据的方式直接上传到系统里,省去了人工最复杂的部分,更简化了操作,效率大大的提升。在这一步对于系统来说,我重新写了一个端,专门针对电子秤+摄像头的设备写了一个 快速录入的端口,这样可以做到多个录入方式的并存,因为有的产品并不能都通过电子秤+摄像头的方式录入鉴定数据。
总结:这一阶段就类似做了一些物理外挂,如果您的鉴定流程中,也有类似的固定的繁琐的操作,但是可以用设备替代的需求也可以参照我们的方式,接入一些设备通过对接到咱们的系统中,从而大大提高鉴定的效率,也能尽可能的避免人工操作的操作质量不统一的情况。
第四阶段:智能ai的使用
众所周知,鉴定师这个职业特性,就是对这个行业的造假技术的高度了解并实时更新自我的知识储备,而现在智能ai恰恰和这个职业的职能有些类似,ai大数据就是通过不断的喂给它数据让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训练,让他能像个人一样能回答和判断某些东西,现在大部分的ai公司拿得出手的案例就是,检测安全帽的一个案例,就是你如果没带安全帽设备就会报警之类的提示,如果你带了安全帽那就可以过去,那么放到我们这个行业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我们鉴定师知道的一些特征喂给ai大数据,然后让他学会一些基础的鉴别真伪的能力呢?如果可以那么一个产品来了,先用智能ai过一遍,如果ai判断为假的,那么就不需要我们的鉴定师在看了,这样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又提升了一大截呢,而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些研究和测试中,对于系统这方面还有一些操作可以压缩的,比如客户的订单其实都是阿里京东等一些大平台的订单,有人从阿里购买了产品,然后先经过我们鉴定机构鉴定后发送给客户么,那么其实这些订单数据阿里后台都是有的,但是阿里不提供相应的接口,导致我们入库组的人员在入库的时候需要去阿里的后台复制信息到我们的系统中入库一次,这操作如果阿里提供接口那很简单,但是他没有提供,所以我们又开发了一个桌面应用只要输入一串数字,就可以自动获取到阿里后台的订单数据并且入库,相应的出库操作也是类似的还需要去阿里后台操作,我们也做到了不需要进入阿里后台就可以在阿里后台将相应的订单发货并填写快递单号,这样入库组和发货组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反而效率增高了不少,而且也不需要雇佣那么多的员工了。
这一阶段,基本上这个流程中人工的操作就达到了极致的压缩。后面的再次迭代就是向着无人化操作进发了(除了鉴定师鉴定这一步),如果您有类的的想法,也欢迎您和我们交流交流。
29
2024-02
29
2024-02
29
2024-02
19
2024-02
19
2024-02
18
2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