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斩断音符外链后 小红书能否保持种草的初衷?

顺晟科技

2021-08-13 10:21:11

149

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线上名人今日(ID:zhhjrwh),作者:透明卡,授权转载发布。

“我能明显感受到小红书的焦虑。”“我感觉他们内心还是处于比较纠结的状态。”“机会是有的,值得大力去做。”

半年来,小红书在业内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大幅提升。在小红参观厦门会馆和机构期间,她也听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声音。

8月2日,小红书开始切断笔记和短视频的外链。“我们不认为作者在笔记中带产品卡是一种优雅的互动方式。”负责人说。

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解读为回归种草初衷。在此之前,平台似乎一直在加速直播和商业化的进程。——19年开始测试直播和20年加码电商直播.

在商业化和内容的平衡之间,小红书似乎越来越纠结。

纠结的小红书

“很明显,我能感受到小红书的焦虑,但我觉得他们还处于纠缠的状态。”

在厦门考察期间,不少机构不约而同地向小红提到了对小红书断掉外链的看法,“淘宝短暂‘爱过’。”

8月2日,小红书关闭了发货单中商品的外链权限,包括小红书商城和淘宝天猫商品链接,一度引发业内讨论。

对此,小红书负责人的棋子说:“这是时间问题。电商方面还是希望引导品牌在平台直播,去自己的商城店。”

但这一步并不容易。在品牌方看来,小红书仍是以种草为主的互动社区,用户的支付场景和消费习惯难以养成。“大部分品牌还在用小红书增加人气,拿第三方。平台转型的逻辑。”

因此,小红书虽然有很强的种草属性,“但往往品牌更愿意在Tik Tok和淘宝带货。”

“小红书要想做直播和电商,断外链是必然的。”另一位机构负责人也表示,在他看来,品牌更不愿意在小红书上做直播和电商。

同时,这一打破外部链条的举动被视为小红书对内容的重视。

此前,小红书开放平台和电商负责人Jess在官方视频中表示,“我们不认为作者在笔记中带产品卡是一种优雅的互动方式。”

根据Crowley 《三大平台种草力》的研究报告,在小红书中,有37.5%的用户关注小红书中的红人,而用户关注一个KOL的主要原因是KOL发送的内容实用性很强。

但是,这些具有鲜明宣传属性的笔记应在内容真实性和实用性方面加以考虑。

图片

除了打破外部链条,KOL私下接单的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打击。

通过直接限制疑似软广的笔记流量,要求业务笔记通过蒲公英平台接单,可以控制广告内容笔记,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平台上的“软文”现象。

大量的种草内容一直是小红书的。不可否认,小红书对用户的影响力正在逐渐下降。小红书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但矛盾的是,自19年内测直播、20年加码电商直播以来,小红书也尝试为用户需求打开更广的渠道。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小红书将在11月进一步开放直播流量。“机会是有的,值得再做一次。”

想要保持种草的属性,不能太商业化;要商业化,必然会影响纯种草的氛围.这是一个一直站在小红书面前的难题。

“小红书想用平台属性做自己的商业化,而不是像别人一样商业化,但这显然很难。”业内人士66日总结道。

大量的图片和草地曾经是小红书的。但不管小红书有多纠结,在用户和创作者面前,种草的初衷似乎正在悄然改变.

据统计,约90%的小红书用户在购买美容产品前,都会搜索小红书寻找作业作为自己的购物决策工具。

可乐是一个从大学开始就使用小红书的重度用户。无论她想尝试什么美容产品,还是外出美食、旅游指南等。她会在小红书中寻找相应的策略。

但现在,工作第三年,可乐告诉小红:“虽然小红书还会读,但笔记的参考价值感觉像折了一样。”

“种草还是种草,但就像之前纯粹分享一件事一件事的初衷,感觉没了。”可口可乐表示,“当搜索出很多关键词时,几乎所有的广告都会出现在主页上,有的可以相对中性,有的笔记甚至体验和感受完全一样。”

图片

随着推广的软文越来越多,不仅用户体验下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怀疑小红书笔记的真实性,甚至有人把它当成排雷的方法。

小红书的另一位老用户范玮琪告诉小红书:“只要在小红书疯狂推荐某个品牌或者某个美食店一段时间,我就不会去。等这风声过了,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打草方式。”

图片

同时,与其他平台的创作者积极拥抱短视频、尝试直播带货相比,小红书的创作者也更加“佛系”。

象棋告诉小红,在他们旗下的小红书创作者中,图文作者占70%,只有少数愿意尝试转型为短视频和直播。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小红书组织。一方面,小红书图文笔记的内容仍然是更受欢迎的内容形式。“在很多创作者眼里,图文也相对容易。可能几百字配一些比较精美的图片,效果很好。我不想转型。”

另一方面,“比较佛教”也与实现方式有关。很多品牌和商家的推广比大量kol更愿意放在KOC上,所以即使是几万粉丝其实也能滋养他们的收入。"

小红书的一位业余用户告诉小红,她曾经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一张减肥笔记,得到了5000多人的点赞。半个月后,她收到了一个小众品牌的推广邀请,这让她大吃一惊。

但与此同时,这种“佛教”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体现在《小红书》的内容上。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曾说:“小红书是一座城”。不同的用户因为内容而聚集,逐渐发展出独特的社区文化。平台能否成为现象级平台,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大量优质的原创内容。

棋子告诉小红:“与Tik Tok相比,小红书的内容呈现出滞后性。”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在Tik Tok已经流行起来的内容和话题,在小红书上往往可以流行起来。“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下降。这是平台不愿看到的情况。”棋子说。

相关文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