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兆美使命 王兴《雄心与优雅》

顺晟科技

2021-08-08 09:36:01

94

文/气功

生产/节点财务

滴滴被“抢”了,万亿美团趁机出击,其商业版图再一次迎来了攻城良机。

硬件方面,美团出租车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0多个城市开通,微信小程序也已上线。

在软件方面,美团出租车通过大规模补贴优惠活动和大规模广告引流,尝试吃掉曾经属于滴滴学校的司机和客户。

是什么推动美国使团卷土重来?毫无疑问,王兴的野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曾经说过:“麦克阿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士兵来说,只有那些已经死去的人才能看到战斗的结束。虽然你不需要参加战争,但你的义务和你的激情时刻准备着战斗,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斗的结束。”

王兴不愿意放过任何扩大地盘的机会。

/01 /

“吃喝玩乐”

没有限制

2010年,在内网和Fanfan.com失败后,王兴创立了Meituan.com,以销售和团购起家。

当时,在资本的帮助下,团购如火如荼,高峰期大大小小、真假难辨的参与者多达5800人。

王充分吸取了内网和饭局的教训,最终依靠健康的现金流从“千团”的血腥战场中杀出重围。2013年底,凭借的市场优势,他碾压了一批竞争对手,确立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随后的五年里,王兴以三件大事为转折点,在“吃、喝、玩”领域一步一个脚印。

2015年,为了平衡阿里的影响力,美团联手腾讯获得4个一级流量入口,并与大众点评网合并,拿到与“饿了么”对抗的门票,中国O2O市场格局随之发生变化;2016年,美团收购了千保宝,从此有了自己的支付业务,——美团支付;2018年,美团收购摩比克27亿,建立旅游业务模块。

同时,王兴在团购市场吸引大量客户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平台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横向包括吃、住、行、休闲美容、医疗、健身、学习培训、财务管理等模块。而纵向则细分为电影、酒店、演出门票等垂直业务。

来源:西部证券

8月2日,据Tech Planet报道,美团在5月份测试了和Tik Tok一样的“短视频”功能,名字分别为“看视频赚钱”和“拍视频赚钱”,专门针对短视频制作,并测试了可以编辑图片和短视频的编辑工具“美团皮皮虾”。

换句话说,美团打算分享一段短视频。

看美团的成长路径,其实很符合王兴自己的想法。他曾经说过:“任何事情都没有简单的界限,所以我觉得不应该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明确,我们为谁服务?向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将继续尝试各种业务。”

这也体现在美团的口号上。当初是想照顾年轻人的生活,“在美团吃喝玩乐”。2020年底,沈腾、贾玲受邀笑场,表演“美团APP,一切省钱”。如今,“美好生活小帮手”,美团的野心“显而易见”。

相比商家数量的变化,或许美团的表现更为壮烈。从不到100亿元到1000多亿元的营收,王兴只用了6年时间。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报告

美团财务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0年,美团活跃买家数从2.06亿增加至5.51亿,活跃商家数从200万增加至680万,2021年季度进一步增加。规模分别达到5.69亿和710万;营收从40.22亿元增长至1147.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5%。

没有限制,没有边界扩张,叠加了业务的日常、高频、小需求属性。该平台能够连接和匹配商家、消费者和外卖

我们可以理解,年轻一代是在美团吃外卖长大的,随着习惯的发展,外卖的主流会覆盖更广的年龄段,今天是18-45岁,未来会逐渐扩大到12-60岁。

美团有很多像外卖这样的业务,买菜、买花、订水、订票,这些都会伴随一生。以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几乎每一条“支流”都有可能在几年内形成千亿规模的生意,这让首都高兴。

2018年9月,王兴在港交所敲锣。虽然还未盈利,但纯互联网基因、高业绩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美团市值仍达到483亿美元左右,成为当年仅次于BAT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企业。

/02 /

硬核技术投资

没有边界

王兴的扩张野心远不止“吃喝玩乐”。比如在汽车、芯片、机器人等硬核科技领域,美团如果暂时不做,就会通过投资抢占。

据Node Finance介绍,美团投资地图的建设主要由美团、大众点评、美团龙珠、王兴完成,其中美团主要由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大众点评主要由上海含桃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投资,美团龙珠是美团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平台。

从投资时间来看,2018年对美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今年,美团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投资策略不再局限于过去本地生活业务的补充,而是瞄准B端服务企业,如收购酒店云服务提供商“别优红”、餐饮云ERP服务提供商辛平科技等。

2019年后,美团彻底跳出了原有的轨道,在硬核技术领域做出了“大动作”。

最的是王兴对LI及其关联方的投资,使得美团短短4个月就赚了58亿元。

2020年,美团“硬科技投资者”的地位将加速提升。

当年7月,美团用1亿元参与了室内配送机器人公司PUDUTECH的B轮融资;9月,美团与腾讯共同投资智能清洁机器人开发商高县机器人,投资规模达数亿元;12月,美团再次出现在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Flexiv的B轮融资中,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

2021年,美团的“拿货”速度一点都没有降低。1-6月,美团先后投资平台机器人何英机器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imo智星、工业机器人公司Meikamande、激光雷达制造商何塞科技。

7月,美团关联公司、产业基金美团龙珠投资卢鑫科技,意味着美团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半导体领域的前沿。

王兴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我们相信,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7月8日,美团无人机正式亮相。据悉,无人机核心系统90%以上的部件由美团自主研发。

从以上一系列趋势,不难理解王兴对行业趋势和技术创新趋势的判断和把握,以及他对无边界的追求和实践。

资本市场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2020年以来,美团股价从100港元上涨至2021年2月18日盘中高点每股460港元,市值超过3万亿港元。

但硬币的另一面,王兴不可避免地对自己的表现感到焦虑。毕竟,就单个企业而言,是有一些界限的。当利润挖掘空间越来越小,增速放缓是必然的,培育新业务需要时间。届时,资本将重新考虑其估值。

按照业务类型,美团形成了外卖、店铺、酒店及旅游、新业务等三大板块产品。

来源:风能数据

其中,外卖是“老大”,2020年其对营业总收入的贡献率接近60%,但不再处于高增长状态

美团急需找到新的利润曲线。单车共享、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小贷业务、美团优选、美团杂货购物、美团闪购等纷纷到来。

/03 /

监管压力

扛下来?

对于现在的美团和王兴来说,他们还在努力讲述“没有边界”的波澜壮阔、不断扩大的叙事情节,同时也在努力向下挖掘每一公里,努力挖掘新的金矿。

然而,美国代表团不能忽视来自监督的压力。

7月底,相关部门连续发文,对维护外卖员合法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涉及劳动收入、劳动安全、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就业环境、组织建设、矛盾化解等7个方面。

来源:风能数据

受此消息影响,美团股价当日下跌13.76%,次日继续下跌17.66%。

为什么资本市场反应强烈?在Node Finance看来,“督促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单位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送餐员参加社会保险……”将严重考验美团的平台成本,削弱其盈利能力,对头部公司影响更大,也是资本市场“变脸”的逻辑之一。

根据简单计算,以美团2020年赚取收入的骑手人数为基础,如果全部缴纳工伤保险,美团每年的工伤保险费约为33.84亿。需要指出的是,工伤保险是五大险种之一,缴费较少。按照北京更低基数,每人每月只有几十块,较大的支出是养老和医疗。

根据中信证券的量化分析,假设美团向全职骑手支付全额社保,公司需要额外承担约48万元*783元/人/月*12个月=45亿元的社保金额。考虑到这部分费用由平台和代理商(即实际与骑手签订用工合同的劳务派遣公司)共同承担,银行认为美团外卖的长远发展应该是一个可承受的结果。

然而,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美团的营业利润不是恒定的,社保成本对美团的压力最终取决于实际营业利润的动态变量和利润弹性的极端高度。如果美团外卖2020年营业利润为28.3亿元,即使社保费用减半,也会给美团带来沉重负担。

2019年和2020年美团销售净利润率分别只有2.29%和4.1%,已经不高了。通过扣除社保来盈利会更加困难。

美团或许可以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商家和骑手,但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外卖员流失,卖家成本增加,不利于消费者体验,同时也会导致顾客流失。不可能说它会用鸡杀蛋,让同行摘桃子。

此外,扩张往往可以对冲一些成本。但随着反垄断“重拳出击”的深入,继阿里巴巴之后,美团在今年4月被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两个选择”等涉嫌垄断行为。调查,监管根本没有放松的意思。有媒体称,罚款可能高达10亿美元左右,处罚决定可能在最近几周落地。王兴想侵蚀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补充几点。

目前美团的外卖市场份额在60%左右,是饿了么的两倍,处于垄断地位。在王兴看来,外卖只是美团的一部分,其商业版图的野心可能已经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王兴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詹姆斯卡斯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对他的影响很大: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游戏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无休止地生活。

预计美团的商业地图也像一个无限的游戏,滚得越来越快,越滚越大,像滚雪球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6日收盘,美团股价为213.8港元/股,而高点为H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所表达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Node财经对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