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JD.COM科技能否以成立保险事业部为突破口“赶超”蚂蚁集团?

顺晟科技

2021-08-07 09:36:03

106

中国传统保险业存在定价难、获客难、产品获得感低、理赔经验差等痛点,其中对保险营销方式的不信任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然而,互联网保险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管整顿,互联网保险行业逐渐建立了良好的运营体系。同样,政策也不断鼓励行业利用保险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

就是这样一条政策逐渐规范、持续利好的赛道,让很多巨头虎视眈眈。阿里的蚂蚁保险和腾讯的微保险,而另一大竞争对手JD.COM科技,最近成立了一个保险业务集团,负责保险业务规划、产品创造和运营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JD.COM科技经过多次转型,终于确定了“科技”的定位。但这次,JD.COM科技成立保险业务集团的意图是什么?你能赢得保险技术市场吗?断点在哪里?

为了赶超蚂蚁,JD.COM科技在保险方面找到了突破口?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JD.COM科技整合线下生态合作部、平台生态集团保险业务部、保险业务部职能,新成立保险业务部。其中,原线下生态合作部负责人潘彪被任命为保险业务部负责人,向JD.COM科技CEO李亚云女士汇报。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负责人潘彪曾担任过金鹿研究院首席营销官(CMO)。今年JD.COM科技重组时,新成立了15个业务组,这标志着公司将进一步弱化金融业务属性,强化科技色彩。

当时保险业务并未列入前15大业务群,但现在已经成立了业务部门,任命潘彪为主要负责人。可见JD.COM科技现在对保险科技的重视。

事实上,早在2017年,JD.COM科技在重组前就已经瞄准了保险市场。当时京东数字分公司已经成立了保险科技业务部;目前公司也在大力发展保险业务,为保险公司提供包括产品创新、保险风险管理等科技服务。

这次单独成立保险业务部门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在保险市场的金融科技领域找到突破口。

自从JD.COM科技成立以来,经常被拿来和蚂蚁集团比较。毕竟两者都是电商巨头孵化出来的公司。然而,比蚂蚁集团成立晚了9年的JD.COM科技并不具备优势。它的许多金融业务很难与蚂蚁集团竞争,就像支付领域的巨头支付宝一样。

然而,保险市场是京东的窗口。COM的技术要突破蚂蚁集团。由于保险市场集投资、贷款、保险功能于一体,更加复杂,还没有被蚂蚁集团和腾讯完全分割。然而,传统保险公司虽然规模较大,但在保险数字化和在线保险销售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在保险科技领域,JD.COM科技有很大的业务发展空间。

然而,是JD。COM的技术确定?

以B的JD.COM技术,保险的想象几何?

作为保险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大数据积累,即用户数量和获取客户的渠道;合作保险公司的数量和提供的保险种类的丰富性;以及索赔保护等。

目前,JD.COM科技仍有一定的保险基础:

(1)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能够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建立风险控制核保引擎。

早在2015年,京东金融就凭借自己的大数据生态系统,已经拿下了超过1亿的用户,这让我们看到了

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可以为JD.COM的保险业务建立风险控制核保引擎,即可以利用多维度、立体度的客户精准画像,为健康险、意外险建立风险控制核保引擎,实现线上核保或拒保,减少业务人员的核保流程时间。

同时,这项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理赔保险保障。比如去年8月,JD.COM科技子公司京东金融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超高性价比的超级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产品。

(2)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丰富的险种。

据公司披露,JD.COM科技已与100多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为用户提供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交通保险等各类保险及服务。此外,截至2020年6月,京东数字分公司已为保险公司推荐超过4500万保险用户。

可见,JD.COM科技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保险商户和用户,可以为未来尝试更多的保险业务做好储备。目前提供的保险种类也是普通寿险。在一定程度上,JD.COM科技的保险业务线已经基本成熟。

根据公司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JD.COM保险科技业务的保险收入分别为5900万元、1.46亿元、4.58亿元和3.35亿元。可以看出JD。COM的科技保险业务也为公司创造了不少利润。

(3)企业用户多,不如做团体保险业务。

在某种程度上,JD.COM科技有着天然的2B基因。2018年,京东金融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升级为JD.com数字分公司,开启了公司从to C到to到to B的转型。

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京东数科的客户包括金融机构、商户和企业、政府等。其客户包括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等600家金融机构,100多万家小微企业,20多万家中小企业,700多家大型商业中心,40家城市公共服务机构。同时,其物联网营销平台覆盖300个城市,6亿人次。

与拥有更多C端用户的蚂蚁集团相比,拥有2B基因的JD.COM在企业保险方面更具优势,因为庞大的B端用户有助于线上团体保险业务的建立,比如可以尽可能规范和线上化团体保险业务,提供网络安全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业务板块。

然而,JD.COM科技并非没有缺点。在定位上,公司不是专业保险公司,无法为客户提供与传统保险公司相媲美的专业化综合保险业务和服务。

此外,JD.COM科技进入保险市场较晚,仍处于探索保险科技新赛道的阶段。但是竞争对手腾讯微保和阿里蚂蚁保险现在都很强,但是还没有达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垄断市场地位,所以JD.COM科技还是有机会拿下名的。

该行业已被监管,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JD.COM科技的突破点在哪里?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不断受到强监管。京东数字分公司和蚂蚁金服都摘掉了金融标签,同细分赛道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受到了影响。但现在,政策暖风再次吹向这个行业。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达45257亿元;据其分析人士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管整顿,互联网保险行业已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运营体系。如今,频繁的政策鼓励行业使用保险技术来改造传统业务流程。未来,消费者使用互联网的意愿将持续增强,保险公司将不断推出新的互联网保险产品,

现在JD.COM科技成立了保险业务集团,显示了其在该领域耕耘的决心。要找到突破点,必须从行业中尚未解决的难点和痛点入手。

一是可以优化保险业务流程和理赔。

对于传统保险来说,存在人工核保效率慢、理赔及时性差、准确率低等痛点。用户恰好对这一方面高度敏感,行业内的“理赔不满”风波大部分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因此,JD.COM科技可以借助科技赋能,加强人工核保的流程和效率,或者建立7X24小时在线平台,进行精准核保。不过,其他保险科技同行肯定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此时,JD.COM科技可以提高核保效率,这就需要借助技术和大型数据库的力量进行分析。

其次,在产品定价和设计上下功夫。

就像给标准产品定价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保险产品因时间跨度造成的理赔误差。毕竟传统保险产品开发定价依赖历史经验进行产品设计,这些数据库陈旧,难以实时更新,难以满足某些场景下高频、碎片化的保险需求。

JD.COM科技能做的,就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下保险产品的需求,创建一个模型,根据用户信息实时计算保费,并在用户支付界面显示。

最后,可以从为金融科技服务商提供解决方案、搭建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入手。毕竟,传统保险公司虽然专业性强、规模大,但在保险数字化、线上保险销售等方面实力较弱。

如果JD.COM科技能够与线下专业保险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帮助他们线上销售产品,就不缺乏积累更可靠的保险类型,积累更多线下用户。

另一方面,保险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数量。因此,JD.COM科技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实力。

总体而言,互联网保险科技行业仍处于培育阶段。未来谁能赢得更高的话语权,取决于谁能用“技术”赋能行业,逐个攻克行业痛点,为用户提供实用有用的产品。JD能走多远。COM的保险野心何去何从取决于其“科技”色彩是否站得住脚?

作者:叶

文字|郭颂财经(id :song国财经1)

相关文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