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上,Roku应该是流媒体领域最具戏剧性的公司。它曾经被突发的疫情推向股价顶峰,但很快又随着疫情结束跌入谷底。2022年对于Roku来说,仍然是继续探底的一年。随着股价跌回疫情发生前的水平,争
顺晟科技
2023-02-22 15:09:10
93
Roku应该是资本市场上流媒体领域最具戏剧性的公司。一度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推上股价的巅峰,但很快随着疫情的结束跌入谷底。
对于Roku来说,2022年仍然是继续探底的一年。随着股价回落到疫情前的水平,争论越来越激烈。Roku的股价是完全爆棚还是被不合理低估?Roku的最新财报和最新动作或许能给出答案。
四季报业绩超预期,股价迎来久违的大涨。
日前,小型流媒体巨头Roku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关键财务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但仍喜忧参半。财报显示,Roku第四季度实现营收8.67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8.04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净利润继续亏损,净亏损2.37亿美元,每股摊薄亏损1.70美元。市场预期每股亏损1.72美元,去年同期盈利0.17美元。此外,第四季度Roku的毛利率略有下降,从去年同期的43.9%降至42%。
010-35万业绩不景气的原因还是和经济环境有直接关系。2021年以来,虽然欧美疫情阴霾逐渐散去,但美国爆发了消费经济危机,供应链紧张加上劳动力短缺导致消费品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此后,为应对国内高通胀,美联储频繁大幅加息,不断推高经济不确定性,甚至引发经济衰退担忧。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市场的广告主普遍减少广告预算,这直接影响了Roku基于广告业务的平台收入。
虽然Roku毫无疑问属于流媒体行业,但事实上,在盈利模式上,它与更知名的流媒体巨头网飞有着显著的不同。网飞本质上是一家内容公司,主要依靠用户的订阅来盈利,而Roku本质上是一家内容聚合公司。虽然也卖硬件,但硬件业务线主要起到打开入口的作用,收入主要靠广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Roku更接近于Mate、谷歌和亚马逊。
在与Roku相同的气候下,这些互联网巨头也在经历着同样的业绩下滑。以谷歌为例,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实现营收76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而净利润为136.24美元,同比下降34%,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净利润的严重下滑源于广告业务,该业务一直作为核心业务贡献公司约80%的收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华尔街分析师并不看好Roku的发展。然而,Roku第四季度的业绩仍然显示出乐观的迹象。虽然仍然不景气,但其收入表现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此外,Roku的管理层对2023年第一季度的前景给出了更积极的展望。其首席执行官安东尼伍德(Anthony Wood)和首席财务官史蒂夫劳登(Steve Louden)表示,餐饮、旅游、包装消费品和医疗保健等垂直行业的广告支出在第一季度似乎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叠加广告技术公司Trade Desk发布了同样略早于Roku的意外财报,向市场发出了广告行业复苏超出预期的积极信号。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Roku的股价在第四季度报告发布后上涨了近11%。
基本面依然强劲,估值反弹终将到来。
虽然财报发布后Roku股价上涨11%至70.39美元,但仍不及2021年7月最高点490.76美元的15%,与2020年疫情前120美元左右的股价仍有较大差距。Roku一度吃光疫情红利,但疫情消散后,股价暴跌。那么,是Roku的发展前景被疫情彻底改写,还是Roku serio
Roku本质上是一个视频流媒体内容聚合平台。自2008年与网飞合作推出第一款流媒体机顶盒以来,Roku一直致力于在自己的平台上聚合各大内容公司的视频。这种开放中立的态度,让Roku以合作者的身份游走于网飞、迪士尼、亚马逊、谷歌等巨头之间,成为频道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的流媒体平台,并获得美国“停止有线电视订阅”的殊荣。与此同时,除了机顶盒之外,Roku凭借其领先地位以及将流媒体平台OS授权给智能电视厂商,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份额。
从盈利模式来看,Roku作为一个聚合平台,决定其业绩走势的关键指标是用户总数、活跃用户数、观看时长。从这些指标来看,虽然疫情后增速有所放缓,但Roku的基本面依然强劲。
Q4财报显示,Roku本季度活跃账户增加990万,同比增长16%,而活跃账户总数达到7000万。同时,第四季度用户总播放时长达到239亿小时,比上一季度增加20亿小时,显然非常可观。
事实上,梳理Roku 2022年的季报可以看到,尽管营收和净利润表现低迷,但其关键业务指标却持续增长。活跃账户方面,2022年前两个季度同比增速为14%,后两个季度同比增速为16%。可以看出,2022年的活跃用户比2021年增长了15%左右。总播放时长方面,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这两个关键指标说明Roku的用户粘性还是很高的,在流媒体行业也是相当抢眼的。以流媒体内容巨头网飞为例。2022年,其关键数据的订户数量在前两个季度出现了负增长。虽然最近两个季度出现逆转,但增速分别只有4.5%和4.0%。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Roku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数据显示,Roku的核心用户中,约有50%是放弃订阅美国有线电视的“cord-cutter”和“cord-never”,这意味着他们都是通过流媒体平台观看电视。然而,由于广告主的行为惯性,到目前为止,在电视广告领域,流媒体平台仅获得了22%的广告预算,并且还保留了大部分预算。这说明Roku平台的广告潜力并没有被广告主充分利用。
与此同时,流媒体平台的发展空间也远未达到顶峰。根据数字电视研究的预测,在电视流媒体化的趋势下,到2027年,全球流媒体的订阅人数将增加5.5亿,总订阅人数将达到17.5亿,其中美国流媒体的订阅人数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订阅人数将达到4.56亿。这说明Roku告别了疫情时期的高速增长,不是发展空间的巅峰,而是回归正常的增长速度。
因此,无论是行业发展空间、关键指标还是盈利模式,Roku的基本面依然强劲。2020年Roku股价飙升,是受“疫情”带来的流媒体利好因素推动,而当疫情结束后,Roku迎来估值重建是合理趋势。但从Roku的基本面来看,其股价仍被低估,未来出现反弹是必然结果。
终端硬件布局有望获得更多控制权。
目前,虽然Roku拥有先发优势,基本面稳健,但在流媒体领域巨头林立的局面下,Roku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可小觑。
多年来,以网飞的强势崛起为标志,美国电视业经历了一场持续的变革。流媒体公司在美国市场掀起了“有线切割”和“无线”的潮流,美国家庭不断从有线电视转向流媒体电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1年视频流媒体行业年总收入已经逼近250亿美元,2024年将超过300亿美元。
受利益驱动,在视频流媒体领域,除了只想通过用户订阅让内容盈利的网飞(虽然已经开始尝试引入广告,但处于辅助地位),还有谷歌、亚马逊、迪士尼等巨头玩家。他们普遍染指流媒体的内容、平台和终端,企图在坚持现有优势的同时,打通上下游价值链,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比如这些巨头都推出了针对Roku机顶盒的产品。
但截至目前,Roku在终端市场仍保持着绝对优势,其玩家约占美国流媒体终端市场的49%。虽然巨头推出的机顶盒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市场份额与Roku仍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谷歌、亚马逊和苹果拥有的机顶盒产品市场份额分别为22%、16%和12%。而且,包括TCL、夏普、飞利浦在内,在美国销售的智能电视中有38%使用Roku的操作系统,这使得Roku成为美国流媒体电视平台的最大领导者。
在智能电视取代传统电视的大潮下,Roku也是第一家将流媒体操作系统授权给电视厂商的企业。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Roku不收费,但是可以通过电视厂商抢占流媒体入口,电视厂商也愿意用Roku的技术打开美国市场。
从两者的合作来看,具有入口意义的电视端直接决定了平台后续的用户增长。因此,随着流媒体竞争的加剧,巨头们也开始在智能电视终端的入口出手。以中国电视品牌TCL为例。从2014年开始,TCL在美国市场一直选择与Roku合作。美国超过50%的Roku电视都是TCL Roku电视。但从2021年开始,TCL开始与谷歌电视合作,谷歌电视被加入其产品组合。
显然,Roku在电视终端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Roku试图向下游价值链扩张,以便在入口层面获得更多控制权。
结合市场动作,Roku在1月份发布了自己的电视终端产品,应该说是对进口危机的直接应对。据市场消息,Roku即将推出的电视产品Roku Select和Roku Plus系列主打低价。24英寸Select系列的起售价为119美元(约合人民币807元),75英寸Plus系列的起售价为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773元)。相对于市面上的高端电视产品,是比较基础的型号。侧面也体现了Roku一贯的硬件策略——硬件主要承载入口功能,不盈利,这给需要依靠硬件盈利的传统电视厂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帮助Roku获得了一波消费群体,建立了产品优势。
确切的说,作为北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流媒体机顶盒设备和操作系统提供商,Roku积累了多年的硬件搭建经验。借助品牌势能,在电视终端硬件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不困难。但传统智能电视厂商如何反击,其他巨头是否跟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肯白
22
2023-02
19
2022-10
06
2021-11
19
2021-09
09
2021-09
21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