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等大裁员 数千人失业:马斯克让美国科技公司内卷加剧 开始“997”...
全球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虽然美国不少科技企业都在裁员,但是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做法,似乎把这个趋势进行了强化。知情人士称,脸书母公司Meta计划从本周开始大规模裁员,将影响数千名员工。这可能是科技行业
顺晟科技
2021-07-22 09:36:21
290
董明珠和黑灯厂都上了热搜。
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格力电器董明珠表示,在数字化的驱动下,格力实现了一个黑光工厂,以前雇佣1万人,现在只需要1000人。在AI的加持下,无人操作给精度、质量和效率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字里行间,董明珠对黑灯厂给予了高度评价,黑灯厂已经成为格力未来制造的新动力。巧合的是,不仅仅是格力。近年来,许多巨头和老板都宣布要建设黑灯工厂,以提高质量和产量。董明珠的老朋友雷军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8月,在小米十周年庆典上,雷军向外界透露了小米智能工厂的建设情况,年产百万部高端手机的黑光工厂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据小米介绍,该厂可实现生产管理、加工、包装、储运全过程的全自动黑灯生产。过去贴片机前后端需要四五个工人,现在依靠自主研发的设备完全可以替代人力。
可以说,每一个建造黑灯厂的巨头都对它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作为工业制造升级的下一种形式,黑灯厂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制造业相关领域的热门话题。很多人会认为黑灯厂是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形态,但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巨人青睐的黑光厂有什么好的?
目前,无论是传统制造巨头、工业巨头还是互联网科技企业,都在纷纷投资建设黑灯工厂和无人工厂,使其成为自身产业链的一大亮点。一般来说,集成品牌领先技术的黑灯厂、无人工厂等专业化项目,本身就意味着“样板间”,品牌的价值并不都来自生产过程。
1.作为“试验田”,检验未来的制造工艺和工业流程。
黑灯厂以智能制造为导向,普遍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众多热门前沿技术。这是企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过程和工业过程的一次尝试。目前,制造业巨头富士康对工厂建设的想法也有类似的取向。通过不断验证和迭代,不断改造工厂的应用系统,甚至总结经验赋能其他品牌的工厂。
具体来说,对于黑灯工厂,富士康继续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应用,将其引入到生产能力、产品本身和生产管理中。随着这些工具和技术的逐步引入,应用系统将发生转型,最终会影响生产系统,形成转型模板,为全球数千家富士康工厂的转型提供基础参考价值。
2.作为“催化剂”,它帮助品牌“重塑自我”,提升竞争力。
事实上,近年来,社会和公众越来越重视技术。对于企业来说,很容易得到社会的良好印象。尤其是在制造领域,如果能够率先运用前沿技术对传统制造体系进行改造和赋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就能轻松提升。
这一点在小米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长期以来被市场和用户诟病为“代工品牌”。通过小米智能工厂的建成,不仅宣告了小米从代工到独立R&D和生产的转型,也高调展示了小米在核心技术上的辛勤付出。目前,小米黑灯厂拥有自主研发的板材测量系统、中央调度控制平台、自动标定视觉算法、自主研发的整体测量系统、并行软件系统、智能控制中心等多项核心技术。
据悉,为了建设这个工厂,小米在三年内投资了110家智能设备公司。这样的投入对于小米品牌的升级至关重要。从外部来看,也是高端手机,生产工艺升级的价值远远大于提高定价的意义。
3.作为“爆点”,承载着企业的关键业务或区域节点工作。
从市场反馈来看,黑灯厂的自动化流程与人工相比,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黑光灯的布局上确实有一个关键的市场考量,那就是将黑光灯工厂放置在重点业务领域或区域位置,承担核心节点的工作能力。比如小米智能工厂主要生产高端手机。
从无人到标配,阿里的菜鸟无人仓和JD。COM的亚洲一号也可以算是黑光工厂,部署在电商业务最关键的环节——物流,每天需要处理数亿的快递邮件,承受着巨大的物流压力。目前,上海“亚洲”已成为京东物流华东业务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尝到自动化仓储系统的甜头后,JD.COM继续在京、武、深、广等经济发达、物流频繁的地区部署不同层级的无人仓库,强力打通全国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
黑光灯厂,照明不容易
可以说,无论是对于品牌建设、产业探索还是市场开拓,黑灯厂对于企业提质增效都有着明显的价值。但另一方面,黑灯工厂并不常见,无论是巨头还是普通企业,建设黑灯工厂似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黑灯工厂的效率远高于传统工厂,但同样的投入比传统工厂更多。简单看一下市场上投产的黑光工厂项目。小米智能工厂总投资金额高达6亿,老板电器累计投资近5亿。从拆解的角度来看,根据业内人士对“智能相对论”的披露,投资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将花费800万元左右,并且会根据不同行业有波动。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样的成本投入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广东佛山的小服装企业主在用“智能相对论”谈论黑灯厂、智能工厂或工业互联网等话题时,往往会苦笑不已。“自动化生产线真的很棒,但我买不起。庙里容不下一个大菩萨……”
根据“智能相对论”,广东佛山服装行业普通工人的工资在7k-10k左右,大部分是计件工资,工作时间在12小时左右,小型服装厂工人在30-50人左右。按照这个标准,人工生产的成本远低于自动化生产线,对企业主来说风险系数更小。
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黑灯厂就没有应用价值,是“无效投资”。目前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占99%。在这样的情况下,黑光灯厂对中国整体工业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
其次,在技术层面,目前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成熟度对黑灯厂的支持有限。从拆解的角度来看,黑光灯厂技术应用的前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网络传输技术,比如利用5G边缘计算技术在生产线侧部署网关、服务器等设备,用户数据在边缘机房处理传输,无需通过传输网络返回核心网,既减少了时延,又保证了生产数据不被传输。
二是信息感知技术,如利用视觉感知技术识别商品或生产部件的标识码,自动获取生产信息,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主要信息支持;
温度-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
目前这些技术还在迭代更新中,可以提高生产线在应用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但是黑灯厂的实际作用需要突破。同时,一个中小企业很难不断更新和应用技术创新。
据了解,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信息技术团队。无论是网络传输、信息感知还是机器人应用,中小企业从部署到运维都很难上手。
客观来说,可以成为巨头品牌的“样板间”,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成为中小企业的“刚需间”,难以大规模投产。
制造业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黑灯工厂确实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新场景,这也让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应用路径。但是,如果把黑灯厂看作未来制造业的最终形态,显然是过誉了。
无论是对于巨头品牌还是中小企业来说,黑光灯厂只是未来制造业的雏形。
首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黑灯厂的高成本、长周期不适应当前市场的运行规律。简单来说,为了投资一条更先进的生产线,花光整个公司的资金显然是不可行的。黑光工厂对中小企业不具备重刻价值,仍需探索对中小企业更具应用价值的新模式或新思路。
其次,对于巨头品牌来说,黑灯厂的探索还有持续跨越的空间,急需突破。简而言之,标准化自动化生产不等于工业4.0的柔性生产目标。目前,黑灯厂的主要亮点是通过自动化手段提高重复性工作的效率。每个产品的参数和规格都是一样的,大部分都是标准化生产。
然而,工业4.0要实现的柔性生产不仅仅是自动化生产,最重要的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生产流程,实现大规模定制。那么,对于目前的自动化生产流程,黑灯厂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细化,这不仅涉及自动化,还涉及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结论
目前,中国无数制造巨头和科技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努力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改变生产流程。在复杂繁琐的路径下,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辩证思维去审视每一个项目,避免盲目。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深入挖掘智慧之井,加入VX:曾希2017。本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提取、复制或创建镜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未经核实,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同智能相对论
作者陈
07
2022-11
22
2021-07
08
2021-07
07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