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能源车销量?电商之都杭州跑出一家电动车上市公司 月销量创“微小李”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文|沈嵩男,编辑|斯问,授权转载发布。当谈论国内造车新势力时,人们首先会想到“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但在8月的新势力汽车交
顺晟科技
2022-10-19 09:52:32
158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其文字|沈松楠,编辑|司文,获授权转载发布。
说起国产造车新势力,人们首先会想到“韦小立”(韦莱、小鹏、理想)。但8月份,蔚来在新势力汽车交付量中排名第三,单月交付10677辆。小鹏的汽车数量已经下降到不到10,000辆,理想情况下只有4,571辆。
第一名是周投资的哪吒汽车,交付16017辆。第二名是预计于9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的零跑汽车(以下简称“零跑”),交付12525辆。
在目前的交付规模上,零跑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阵营。今年前8个月,零跑汽车共交付76563辆,仅次于哪吒和小鹏。然而,与交付数据形成对比的,是零跑并不理想的财务数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但净亏损分别高达9.01亿元、11.00亿元和28.46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过48亿元。
作为参考,2021年,小鹏亏损48.63亿元,而蔚来同期亏损约44.96亿元,最为审慎,当年亏损仅3.2亿元。但“韦小立”营收规模数百亿,营收还在百亿零。净亏损率(净亏损/收入)不理想。
似乎亏损是新造车企业的常态。比如今年盈利数百亿的特斯拉,已经连续16年亏损。更何况零跑上市融资指日可待。预计此次发行1.308亿股,每股发行价从48港元到62港元不等,这意味着零跑将至少融资56亿元人民币。
即将成为第四支造车新势力的零跑,由头部安防企业浙江大华和主要创始人朱于2015年12月在杭共同投资成立。零跑在自建工厂投产前与代工厂合作,也是杭州本土车企长江汽车。朱曾担任大华首席技术官,在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深耕。根据招股书,朱也是零润的第一大个人股东,占9.15%的股份。
一个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配套产业和消费氛围的综合加持。近年来,除了电商,杭州还持续投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能源汽车数量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贝尚深圳。所以零跑继吉利之后“跑”出杭州,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渗透,一些过去稍微低调的城市正在崛起。合肥、常州、Xi安、金华、肇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域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9月20日,零跑发布“全球发售”公告。
卖一辆车6万块?
“从传统企业的角度来看,第一辆车可能不是真正的爆款,也就是很重的车。毕竟新手还是需要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所以零跑的主要亮点是差异化,否则很容易淹没在市场中。”零跑团队曾经判断,车企的第一款量产车应该以差异化为主。判断没错,但分化过度。
Zero的首款车型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平民跑车”、“小众轿跑”。2019年初上市,年中开始交付,总交付量只有2000辆左右。如今,该车基本“熄火”,接近停产。
在市场的反馈中,其首款量产车的失败在于前脸、双门等过于激进的轿跑设计下,整车定位的错乱。以及实际的巡航
对比同行,蔚来首款量产车定价46万元以上,定位豪华车市场,半年后月销过千元。2021年,这款豪华车销量2万辆;小鹏第一辆车,均价30万,交付后半年销量过万,今年已销售近5万辆。很长一段时间,理想只卖一款车型,单一车型帮助理想迈过了从0到10万辆规模的第一道坎。
可见淹没在市场中的,都成了零跑者。2019年,第一辆量产车交付时,零跑汽车及零部件销售额为1.17亿元,但在费用层面,仅研发就高达3.58亿元。“每项投资都有起有落。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资产的投资行业。从现阶段来看,可能是整个行业确实比原来预期的要困难。”朱对零跑开局不利做出了回应。同年,随着许多新的力量如林赛,白腾,博君等。因为第一辆车难以生产或销售而被相继淘汰,外界担心零跑。
“电池这么贵的时候,卖微型车基本不赚钱。而微型车投资研发成本低,价格低,可以快速抢占市场,打响品牌知名度。最后,卖车虽然赔钱,但是可以赚新能源积分,卖给燃油车公司,这是一个比较迂回的思路。”以前,五菱微型车销量火爆之后,业内人士就这样评价。
五菱推出的微型新能源车一度力压特斯拉,长期占据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榜榜首。同期零跑,慎重选择微型车作为品牌第二款量产车。“现在制造汽车的公司越来越少,我相信这只是顺序问题。未来我们零跑也会做SUV,小鹏和蔚来也会做轿车。”朱解释说,这款起步价只有7万元的微型车确实帮助零跑打开了市场。
依托微型车的体量,2020年零跑汽车及零部件销售收入将升至6.15亿元。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该车型共交付6.59万辆。这一规模在国内新动力车企单一车型销量排名中位列前五。但是,微型车是最不赚钱的。五菱洪光微型车的起价为28800元,可能已经接近售价。产品上的利润很薄,包括各种物流配送费用。这位车主应该为SAIC赢得新能源积分。”知情人解释道。
微型车不仅不赚钱,还赔钱。舆论习惯简单用企业年亏损金额与交付规模的比值,反映新势力造车是如何“烧钱”的。以2021年的业绩为例,零跑被外界解读为“卖一辆车亏6万”,单辆车的亏损接近当年交付的主力车型售价。但业内人士解释说,造车企业的支出集中在R&D,投资回收期很长。用当年的经营亏损来计算汽车销售的亏损是不公平的。
零亏损一度超过收益。
零跑推出的15-30万价位的SUV用来提高盈利能力。据乘联会统计,2021年,15-3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6.2%。预计从2022年开始,该细分市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可见,虽然起步失败,但零跑最终通过“性价比”和“高端”分享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阶段性红利。这款起价近18万元的SUV,现在月销量稳定在6000台以上。零跑的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95.7%提升至2021年的-44.3%,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收窄至-26.6%。
试探对方的领域
9月29日,公司上市当天,零跑价18万元以上的全新coupe也将同步上市。从“零跑”的发展路径可以观察到,行业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一般是从单一车型走向全产品矩阵;2.中高端型号以sta的形式出现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386万辆,在整体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2.9%(新能源汽车销量/汽车总销量)。随着销售规模的增加和产品供应的丰富,造车新势力也在从过去常见的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的产品格局。
今年以来,主打SUV的蔚来开始交付30万级轿车产品,将直接占领小鹏轿车的市场;小鹏推出了30万级别的SUV,意在成为蔚来的理想主力车型;随着华为光环加持的开启交付,销量节节攀升,同样是增程式电动车的理想SUV销量开始承压;哪吒、零跑等早年定位中低端的品牌,今年不约而同地推出了20万左右的车模,意在弥补中高端这块缺失的市场。
国产新能源车互相试水领地。这个动作可以理解为,在早期的增量市场,品牌可以借助单一的爆款快速抢占市场,建立用户心智。随着市场从增量走向存量竞争,多型号多价格的全产品矩阵是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新势力中车型最丰富的是蔚来,有6款量产车。
产品多元化的好处是在单一细分市场承压时,可以分割同行市场,同时可以抵御单一产品面临的销售风险。055-79000以“蔚来小李”为例总结了新势力车企的多元化之路:当蔚来的交付规模走到50万的时候,其规模效应并不会相应提升,成本也很难进一步降低。蔚来建立差异化子品牌也是为了满足更大的销售市场;理想中大型电动SUV市场狭窄。它在这个单一市场没有对手,但它需要面对来自其他市场的竞争。小鹏的品牌定位偏低,急需打中高端,但这种高端定位能否被用户接受值得怀疑。
开始角逐“新能源汽车之都”
起初在定位上分道扬镳的新势力,都在走向彼此的领域,交叉重叠,会带来新的竞争。更何况传统车企也在利用新能源赛道进一步提升品牌定位。今年以来,长安新能源SUV品牌首款车型起步价接近35万元;SAIC新品牌第一辆车起步价37万左右;继比亚迪推出月销突破2万的30万级爆款新能源车后,近日又宣布将推出百万级豪华车。
李斌曾表示,蔚来用户平均年龄37.2岁,80后占75%。这一代是平视国内外品牌的。00后更喜欢买中国品牌。可见,高端品牌一方面得益于用户迭代的红利,带来文化自信和购买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是新势力车企对R&D投资的重视。“韦小立”的R&D投资在30-50亿元之间,2019-2021三年R&D总投资13.87亿元,今年一季度2.42亿元,占营收12%。
“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大多在国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上投入巨大,自主性强。这个市场没有理由不高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如今,行业格局接近完成一轮洗牌。从交付量、营收、毛利率综合数据来看,“微小李”仍处于第一阵营,三者的目标是实现稳定盈利;第二阵营,哪吒、零跑正在从交付规模向营收规模推进;第三阵营,一系列停留在量产或者缺乏爆款的品牌,几乎已经倒在路上。
与此同时,在全球拥有先发优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普遍开始大规模出海,自建工厂。和魏自2020年开始在挪威市场销售。据统计,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全球出口量约为55万辆,其中40%销往欧洲市场;早年间,为了快速量产,小李一般选择代工模式,背后是江淮、海马、力帆等传统汽车厂。如今,新势力在常州、肇庆、北京等地的自建工厂已经投产。2021年7月,零跑在金华自建工厂的首辆整车也顺利下线。
合作车厂的背后,是各个城市对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加码。合肥、杭州成功押宝蔚来、零跑,接连获得上市公司,进一步刺激地方政府。事实上,近年来,没有一个城市可以拒绝新能源车企。小米宣布造车时,业界最关心的是合作伙伴会是哪个城市,北京、合肥、吉林等汽车重镇都在列。上海特斯拉的投资,从地价到贷款利率,都给出了诱人的条件。当然,上海也收获了丰厚的税收和就业回报,以及更长期的工业价值。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进入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从行业共存中退出。未来几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快速洗牌。”055-79000曾经这样总结过,企业之外,政府、创投机构等。都在参与这个行业的大洗牌和大发展。
(报告)
19
2022-10
17
2022-09
06
2021-10
24
2021-09
11
2021-07
07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