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如何看待王陶陶的文《冷战时代的更大隐忧:中国年轻人的八旗子弟化》这篇文?

顺晟科技

2021-08-10 11:17:20

1655

说八旗化可以,但是是否可以先参考八旗当年的标准发一下福利?每个月发上几千块钱,找工作优先安排下。

何不食肉糜?

呵呵,八旗子弟,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帖子,八旗子弟的待遇是怎么样的。

”满清八旗只要一落地,就有供养。拨土地给旗兵,但只许旗人当地主,干活的是不在旗籍的奴仆和汉人。失去土地的旗人,可救济米粮。这些渔猎生涯的旗人地主,生下来就把土地看得无足轻重。他们的皇帝和旗制都告诉他们:从事田垅生产是有失旗人身份的事情。即使当“地主”他们也不情愿。换句话说,这个已经成了社会“主人”的民族,崇尚的新观念是“不劳而食”。于是他们宁愿把土地抵押出去给汉人也不愿管理。后来干脆把一片片洋溢着浩荡皇恩的土地统统卖给汉人了事,自己则去领取每月的救济粮,成了不折不扣的寄生于社会的一群“不劳而食者”。 ”雍正初年的资料证实:当时兴起的抵押土地之风使许多旗人丧失了田产。到了19世纪“旗人地主几乎见不到了”(《清朝八旗驻防兴衰史》第119页)。于是这些看不起农商,也做不了农商,天性懒惰又崇尚享乐的高人一等的人们,怎么活呢?皇亲国戚、八旗贵胄中不乏挥金如土者,自不必说,大面积的灾难是普通的八旗兵丁。他们腐化日甚,几近溃烂。雍正皇帝曾痛心疾首地指出:今日旗兵,几乎无所不为,他们狂嫖滥赌,敲诈盗窃,斗鸡、斗鸟、斗蟋蟀、雇人当差、转卖军粮,放印子钱,典当钱粮,甚至把盔甲军器也送进当铺换钱花了。雍正震怒之余,派人去查办,声言要“从重治罪”。(《上谕八旗》2册)但是这时节八旗腐败已经为一时之尚,流行之疾,其锋吹毛断发,其势如洪水猛兽。皇帝爷也无回天之力了。 满城旗人居住,汉民不得擅入。禁城封闭,形同蜈蚣,街似虫身,巷如虫脚。八旗子弟多是寄生虫,托荫贵族,享受特权,尔吃尔喝,民脂民膏。安乐窝养成懒汉,腐败风刮出官僚,尸位素餐,无寸进之功;声色犬马,有千般之巧。玩物丧志,文过饰非。麻将雅称雀战!鸦片尊号芙蓉!溃疡美如乳酪!红肿艳如桃花!有此八旗子弟,满城焉得不颓?清朝焉得不亡乎? 好在当时尚无大的战乱,国库尚未捉襟见肘。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争王夺位那么工于心计的雍正,为什么在这时还不肯解放旗人,给八旗子弟以自谋生路的自由呢?乾隆曾想过一个好办法,把在京城生计艰辛的旗人,送回东北老家。批750人移垦黑龙江拉林,“每户给地三顷、外有闲荒叫其招民可垦,其不谙力作者,准其契买奴仆代耕”(《清高宗实录》)这个“招民代耕”仍是清初的办法。后来大多旗人难耐老家苦寒荒凉,而招佃户不忍盘剥大部逃亡。显然成效不大,加之后来对东北的封禁政策。乾隆的这个办法对水深火热中的八旗子弟,不过杯水车薪。

当太平天国革命兴起,社会动荡、物价飞涨,靠军饷生活的旗人差不多被推进了生死边沿。从前的“铁饭碗”,现在常常没有饭可盛。国库空虚,旗人常常领不到饷粮。同治二年(1863年)山东青州无力支付饷粮二月有余,旗人如同断奶之羔羊,他们身无半技可自食其力,大批旗人理所当然地沦为乞丐。不少人饿死道路,陈尸荒野。”

看到了没有,给你发土地,准许你招收买卖奴仆耕地,结果这帮家伙连管理土地做地主都不愿意。转手就把土地抵押了,拿了钱吃喝玩乐。最后吃干喝尽,只好靠着旗饷过日子。也就是所谓的铁杆庄稼。

因为晚清不少旗人穷困潦倒,有人就以为旗饷也就是这样铁杆庄稼很微薄。

那么我们再来看旗饷:有清一代,清政府禁止旗人从事农、工、商各业,当兵成为旗人正当的职业。八旗军队中的兵丁是从各旗中的壮丁中挑选的,挑选兵丁俗称“挑缺”,被选中的称为“披甲”成为一个正式八旗兵丁。清廷为确保八旗军的稳定和具备较高的战斗力,陆续建立起一系列的兵丁挑选、演练、粮饷等完备的制度。

旗人粮饷,俗称“钱粮”。其中包括月饷(每月一次)和季米(每年四季发放)。康熙朝定制:京旗前锋、护军、领催,月饷4两,马兵月饷3两。每年饷米均46斛(合23石);步兵领催月饷3两,步兵月饷1两5钱,每年饷米均22斛(合11石)。这是所谓的“坐粮”,在出征时另有“行粮”每人每月银2两,每月小米8合3勺(《广阳杂记》卷1)。旗兵饷银,由各旗领催于每月初二统计分配后,于翌日发放。除按月领饷外,旗兵领米也由各旗档房和领催掌其事。每年四季,每季领米一次,所以又叫“季米”。领米时间分旗定期,一种为“二五八冬”,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为领米时间;另一种为“三六九腊”,即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为领米时间。

当时,清廷有意给旗人规定较高的饷额。如饷米一项,高的每人每年23石,低的也有11石。本人吃不了可变买养家。正如嘉庆在对户部官员的谕旨中所说的:“自王公以及官兵等应领米粮,定额俱酌量从宽,并非计口授食。即如亲王每岁领米万石,甚为宽裕,岂为一身计乎?原以该王公官兵等禄糈所入,即可赡其身家,并可酌粜余粮,俾稍沾润,立法至为详备”(《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5)

清代一个七品官员的俸禄是每年银45两、米22石5斗,八品官是银40两、米20石(《清朝通志》卷71)一个甲兵的俸饷是超过这一数目的。所以雍正曾对满洲兵丁说:“从前满洲人等虽不能咸备,各饶裕,凡遇出征行走俱系自备,并无贻误之处,此皆由平日节俭,勤于生计,故其家赀,皆足自给。今兵丁等钱粮较前增加一两,又有马银,计其所得,已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即此有能谋生之人,尽足具用矣。”(《八旗通志初集》卷67)清朝对旗人采取这种“优养”政策,旗人生下来就有钱粮,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八旗兵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当兵当差,以巩固统治政权。但是,这种政策也造成了旗人“不士、不农、不工、不兵、不民,而环聚京师数百里之内,于是其生计日蹙,而无可为计”(《皇朝经世文编》卷35),其负面效应整整困扰清朝到灭亡。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每年的薪水,八旗普通兵丁的收入已经“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清朝七品官基本相当于现代的处级干部,中国的年轻人在家里不上班,光领补贴收入就多于处级干部了?而且当时的满清还给八旗子弟发土地,而中国现代的年轻人需要掏空6个钱包才能付清房子的首付。

所以,拿现代中国的年轻人比八旗子弟,要么是欺负中国的年轻人不了解历史,要么就是这些写文的人故意装糊涂。

如今国内媒体的宣传很奇怪,比如知乎有个问题:中国的人才流失为什么会如此严重?

有回答就说了:”因为媒体宣传的啊,前几天在央视某套看了一个纪录片,名字具体是啥忘了反正跟大国重器类似,我记得是第9集,杠精可以主动去求证。那一集主要讲的是中国的歼11,研制过程中发现需要特殊的光学玻璃来做飞机的玻璃罩。结果国内没有那种玻璃,又不想从国外买,于是自己研制,研制要用的设备没有,而且经费有限,于是整个研究院的所有人放弃自己的年终奖来购买设备,没有人有怨言。节目的最后说有一个资历比较老的研究员说,有很多老同志和年轻同志一样熬夜研究,最终倒在了研究线上,如果他们能按时休息是不会有问题的。。。一般人看了以后转眼就过去了,人才看了以后会怎么想?给你卖命没有钱拿,还伤身体,关键还得要求自己心甘情愿???这就好像996是福报,穿的妖艳活该被强奸,做好事的人就该被冤枉。。。这种让抱薪者冻毙于风雪的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拿出来铺天盖地的说???钱都流到哪了不提。真正做实事的人拿不到钱。给画个小红花就打发了。老实人一看弄不过跑了,你这边还得感叹一句,韭菜怎么都没了(中国人才流失怎么这么严重)。再把民粹主义分子一煽动,拿起键盘给我骂,最后不光人才没了,还会树立好些敌人。。。”

链接在下面,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为什么中国人才流失如此严重?

从这个回答就可以看出我们如今某些媒体的态度和意识了,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年轻人,唯有艰苦朴素,克勤克俭,无私奉献才会没有隐忧,才是正确的道路。但他们忘了,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中国如今不再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需要广大民众自我奉献才能进行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年代。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内的工业化原始积累已经初步完成,我们到了应该正视真正的按劳分配原则的时候了,付出了多少劳动,就应该获得多少报酬,而不是继续用某种道德绑架,让别人继续付出和奉献,这样的搞法,不但会让年轻人深恶痛绝,还会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心寒。

说实话,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媒体这样的态度和意识是有其现实条件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是空白,作为后进的农业,想要实现工业化,并且赶上先进的发达。原始的资本积累是谁也逃不过去的。

早期英法(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就是对外掠夺殖民地,黄金、白银、香料等等疯狂的掠夺,奴隶贸易、鸦片贸易,工业品倾销等等。再加上对国内民众的掠夺,这才有了英法的工业体系。

但后面的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当这些醒悟过来的时候,全球的殖民地已经基本都在英法两国手里了,要想迅速工业化,就只能对内进行掠夺,或者说压榨。用农业来向工业输血。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民众的无私付出,少消费,多储蓄。

当年很多后进,都是依靠这样的积累模式,比如苏联,或者说中国的例子我就不说了,我说说美国。美国的南北战争,难道真的是因为黑奴才打起来的?我想真正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根本原因是因为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对农业吸血,北方工业化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北方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比不上英法,又贵得死,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只好在国内实行高关税,卖给国内。可是关税是相应的,南方种植园主就很烦躁了,你高价卖这些国产的垃圾我也忍了,可是我的出口怎么办?生意还做不做了。不行,我要独立,我不跟你玩了。所以就打起来了。当然幸运的是北方打赢了,如果南方赢了,可能就没有了日后的美国。要是种植园主当家的美国,天知道他会比墨西哥强多少。所以说任何工业化都是血淋林的,不是对内,就是对外,无一例外。

当然这里说得比较简单,而且有些是半对内掠夺,半对外掠夺,比如日本,德国,甚至俄国。

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起自建国初期,一部分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对工业的输血。所谓三年困难就有这样的原因。在那个年代,国内可以说一切为了工业化,因为民众经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建立,都深深明白,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一直会挨打,会一直被人羞辱,所以广大民众咬紧牙关,从政府到普通老百姓都主动奉献建立工业化。

在工业原始积累时期,民众是不得不奉献,不得不自愿吃苦,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却在日益下降,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53.4%,1995年为52.8%,2000年为51.4%,2006年为40.61%,2007年为39.74%。2000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其中,2004年,统计局把个体经营业主的收入从劳动报酬转为营业利润,然而,这并未改变2004年之前劳动报酬比重不断下降,2004年之后劳动报酬比重仍下降的总体趋势。

2007年,我国包括农业主收入在内的劳动报酬占比39.74%,同期美国劳动报酬占比为55.81%,英国为54.5%,瑞士为62.4%,德国为48.8%,南非为68.25%。2006年,韩国劳动报酬占比为45.4%,俄罗斯为44.55%,巴西为40.91%,印度为28.07%。

这些里,我们也就比三哥好一点。而2007年之后的数据,反正就找不到了。

与发达的经验相比,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份额明显偏低。美国1850-1920年间劳动份额平均为76%,比中国高30多个百分点;1950年代韩国开始工业化时,劳动份额甚至低于中国,到1970年韩国劳动份额为41.4%,与中国1980年代大致相当,随着韩国劳动份额迅速提升,到1990年韩国劳动份额要比中国高出15个百分点;1910年日本劳动份额为55%,1960年日本劳动份额达到67%,而中国1978-2007年的劳动份额仅在39%-46%之间徘徊,两国工业化过程中劳动份额的差距越拉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

就这么一个收入状态,居然还有人觉得我们的年轻人成了八旗子弟。那么我们需要把年轻劳动者的收入压缩到什么状况,才不算八旗子弟呢?我们年轻劳动者要刻苦勤劳到什么程度,才不是八旗子弟呢?

众所周知:取笑阿三的话就是一亿婆罗门刹帝利,外加十亿牲口。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我们的媒体眼里只有985年薪百万以上的人,只有650不够吃饭的人。

舍本逐末,缘木求鱼,而且走的路子也歪。

可以说,这人基本上就是个没混进境外间谍组织的迟飞。(更新:评论区有人补充,这货其实也是混进去的,只不过提前跑出来没被抓到罢了)

人类的主动性不是直接具有的,决定它的是个人对于努力和收获尤其两者比值的期望。现今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高教育无业人士过多的情况:一旦教育期间投入过多,因为控制不足的市场中就业者的劳动量必然是更大的,工薪必然是最少的,加上过多的投入这导致了所得比工作必然是一个小数。小数的收益期望必然是支撑不了主动性的。。。(当然,有的人工作并不是为了劳动创收而是玩游戏或者搞政治。对于这些人而言是可以有主动型的——因为他们对于工作的目的根本不是工作。当然,指望这种人去工作的话,前者只可能是管理层,后者则有竞赛带来的快犊破车问题)这种环境想要积极进步,是必须通过某种手段来大大增加收获来平衡失控的收获的(降低努力不会提高主动性)。不过,这就和资本选择相悖了。

——如果一个人讨论着穷鬼们的懒散,但却不敢让老爷们从口袋里把给他们给造成的破坏修补一下,又不敢用鞭子去让穷鬼们去干活,那么这个人不论自己怎么说的,都不过是是想说点老爷爱听的话,希望能得点老爷们吃剩的残羹冷炙罢了。

他的理论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这更说明了共产主义的伟大。

确实,本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会导致制造业外流,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个的制造业,是在对全世界进行掠夺,收割全世界的血汗。

那就是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道路。

资本主义对外掠夺,导致其他,经济破败,人民不得不降低自身的收入预期,来寻求生存。

但共产主义不一样,共产主义强调共同发展,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以一带一路为主要体现方式。

资本主义为了利润,把越南泰国缅甸孟加拉印度搞破产,让他们的人民沦为血汗工厂的包身工,就像当年的中国一样。

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就是一带一路,把他们的经济也发展起来,让他们的人民逃离血汗工厂的命运。

这样制造业,自然就不会外流了。

八旗?

还有这等好事?现在报名来得及不?

有铁杆庄稼的话汉军旗我都认了!

等等,

说话的这位是哪漏出来的啊?

满洲老姓是啥?

入了八分没有?

吃得啥草料啊?

可以理解,但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个社会年轻人看不到希望,一切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和路径都被垄断,年轻人被迫只能专注于“小我”,而“大我”已经成为某种禁忌,没有“大我”的成长,这台机器的零部件就得不到替换和升级,只能不停地空转、磨损、出bug,直到死机崩溃

八旗子弟?我们也配么,人家八旗子弟还是铁杆庄稼,我们有啥,996福报么,要是八旗子弟化了好歹不是社会底层了还可以吸血而不是被吸血了。

警惕知乎大V被收买。

这篇文章前一段居然是质疑为什么年轻人不去工厂里做工人,我能做工程师为什么要去做工人?我能用学到的知识去更好的服务社会,为什么要选择更差的方式?

我原来以为在伟大而平凡的民族性之后,陶陶真的变了,看罢此文才觉得自己需要反思,哪有人会真的改变呢。

产业工人迸发巨大力量的年代,厂里打工一年回家能盖房,现在呢?数值是上来了,购买力呢?产业工人的收入地位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这点都搞不清楚,就来妄谈收入不是问题,妄谈八旗化,呵呵。

此文体现了陶陶完全没有宏观经济学知识,只看到生产,却不知道消费的力量。不提高底层收入水平,让他们能提高生活水平,那就是卖苦力供养发达消费。这里又要灵魂一问了:中国人是不是人?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而且就算说八旗化,也还早轮不到我们呢。美国的产业工人二战中迸发了超强的生产力,支持盟军打败了纳粹,他们的后代现在都躺在烟雾里醉生梦死呢。

八旗子弟化总比长毛化要强吧,前者就一个遛鸟的街溜子,后者是要“灭清妖”的。

难道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路灯上欣赏风景了吗?

啊?!

这家伙是不是把劳资的铁杆庄稼吃了回扣了?!

不想着如何提高科技水平,倒想着如何改造人性?

怪不得中国文人一个个都想回到民国、回到维多利亚时代,好当他们的世家贵族。一个“上山下乡”都能骂到现在的集体,反而指望其他人“艰苦朴素”?真的就“我有一头牛”呗~~~

当需要他们打铁种田的时候,他们思念“诗与远方”,痛斥没有自由意志的摊派;当老百姓一个个也终于可以开始拥抱“诗与远方”,他们又痛斥没人去打铁种田……

所以文人误国,古人诚不欺我。

姓王的做梦都想快进到冷战时代,这样像他这种专业对口的人,就有了出头之日了,至少在内宣口子上能有他一个位置。

他力捧制造业工人,中国农村年轻人,继承了上一代吃苦耐劳的美德,可堪大任。而城市长大的年轻人不行,眼高手低,好逸恶劳。

他拿古代游牧武士和八旗子弟举例子,讲武士后代的堕落。好像古代那些武士就该一直如此,代代传承下来,要是能活到现在更好,送去打冷战。

然后还借西方人之口,捧苏联人吃苦耐劳。现在的俄罗斯人比以前更加吃苦耐肏了,不吃苦耐肏就他妈饿死了。七十多岁的俄罗斯院士,被请到中国来作研讨会报告,从上午九点站着讲报告,站到下午五点。人家在俄罗斯一个月领的工资,不够一周开销。吃苦吃苦,越吃越苦,耐劳耐劳,越耐越劳。

你就拿这些已经过了时的东西,就这? 忽悠人去打你所谓的冷战?

你这是打冷兵器战争呢,还是打冷战呢?

蒙古人当年纵横欧亚,是在当时确实有领先世界的真东西,这种东西早晚会被琢磨透,然后过时。这用不了多长时间。在你具有优势条件的时候,你的吃苦耐劳会增加收益。而你没有优势条件时,吃苦耐劳只是徒劳地硬撑门面,终有会放弃。

满清八旗武士入关后,许多八旗子弟把精力放在低级娱乐之上,而如果清政府很早就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大量引进西式火枪火炮和欧洲工程师,培养这些八旗子弟成为新式军队军官、军备工程师,完全可行。如果这样,大清也不至于在洋人面前败得那么惨。

真心为了崇高目标和自我实现而战的战士极少。大多数战士,是为了美好生活而战,他们成功以后,下一代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而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期待拥有更高质量的工作,也是自然的。家长纵然可能有溺爱,但没有多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废物。如果成为废物,那只能说明客观条件不足以支撑自己的孩子得到与之所享受的生活条件相匹配的教育、工作、社会保障,而家长又不能够放自己的孩子外出接受更好教育并接触新生事物,将其留在家里,把人的流动性剥夺了,人也就废了。当战争来临,无论父母还是子弟,当然不愿意去打仗,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白白送死,现在的一个废物,思维水平停留在昔日,却不可能以昔日战士的姿态去作战,这就不会有什么虽败犹荣,只会被打得满地找牙,哭爹喊娘。

清政府浪费了八旗子弟人力资源。大清得了天下,用力量好吃好喝供着八旗,铁杆庄稼养着八旗,不让八旗子弟离开驻地,给八旗子弟福利分房,给予特权地位……从生管到死,直到八旗人满为患,许多人无事可做。

我想问,现在的中国年轻人里能够八旗子弟化的那些人,废了吗?

废的那些人,像八旗子弟吗?

你即使是想说,人民军队有这种八旗化风险,这也是不成立的。二者并不是一个性质。八旗子弟别管能不能打,人家世代吃的就是职业士兵/预备役的饭,靠这个领月钱。共和国军人的后代,除了从军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吗?

国有的各行各业,都有子弟,这些子弟哪一个是生来就必须子承父业,而且一辈子只能待在分配的住宅里?

所谓中国年轻人八旗子弟化,实在是荒谬。对于这种论调,不要说我,北京公交上正黄旗大妈个就不干。八旗是你想八就能八的?

写文章,研究历史,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而不看本质。尤其是,你还以专业智库人士自居,是不是更应该体现出一些专业素养。如果这种水平都可以容忍,请问这个的智库在做什么?如果真的打了冷战,那么这种打着智库旗号胡咧咧的人,才是更大隐忧。那些顶着专业的名头,说着外行的话,干着丢人的事的人,才是更大隐忧。

王陶陶的中国年轻人八旗子弟化,其实就一个意思:你们中国年轻人不行,所以中国不行,不要硬撑啦,赶快向盎伟平投降。

王陶陶假装不知道平成废宅正是日本对美投降,最后的生存发展空间被盎伟平拿走的结果。

王陶陶还声称经济下行,其实下行的不过是王陶陶祸国殃民的金主。

王陶陶鼓吹接种疫苗好打开国门,也是急金主之所急,不惜拉全国人民下水。

这个人以前是潦倒的民族主义者,现在则是资本家的汪汪。

下面这段话送给他自己:

这个人有种深入骨髓的对盎伟平的自卑感,他自己称之为敬畏感的东西。

工人阶级队伍中,是不存在八旗子弟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倒是存在着大量的八旗子弟。

这篇文章的作者,吃相不太好,把底层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视作八旗子弟的好吃懒做,着实暴露了嘴脸。

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廉价劳动力枯竭,是不是好事?我说是好事,这是倒逼产业升级。今后这个行业要做大,前提条件必然是做全。

做全,就是给工人以尊严、人权、保障,不能挥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能把身份证丢在地上让工人弯腰去捡,不能把异性下属推到酒桌上性骚扰,不能遇到极端天气依然让其工作。

当然,我们还要讨论如何监督、落实的问题。

监督,就是谁来监督。是工会,还是当地劳动部门?若是工会,政府是否赋能,让工会真正运转起来。若是劳动部门,他们有没有时间、精力去处理相关事宜?

还有监督之监督,你监督企业,谁来监督你?不然,你们里应外合、相互勾结,窃取工人劳动果实怎么办?

再有舆论,就是谁替工人发声。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还是相关部门?比如,员工遇到了性骚扰,举报通道在哪里?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员在哪里?会不会遇到不专业的基层办案人员,安抚举报者说【这点小事至于吗?】

再有维权渠道。工会运转了、监督了、发声了,可问题就是迟迟不解决,平白无故消耗着工人的热情、精力和财富,此时应当如何?是否支持示威游行?报备不给通过怎么办?借机污名化维权群体怎么办?

工人当然在乎钱,但更在乎工作环境。是否提供免费的工作服装?是否有免费的班车?食堂饭菜是否可口?娱乐休闲是否充足?加班费是否及时到位?政府规定的假期能否落实?员工宿舍是否干净整洁,并提供空调、暖气?

害,这样一说,不就是咱们党创立的初心嘛。

中国制造业者不从这些角度考虑问题,却总提什么廉价劳动力,就这点格局,我看倒闭了也好,就是应该倒闭一批。

我来给大家讲个笑话

不过,造成中国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的原因并不只是薪水不足——制造业的薪水已经不是问题

实际上,至少在我个人看来,今天中国的中坚力量,恰恰是而且依然是那些总是被忽略的中国农村年轻人,这些人依然能够保留部分长辈的品格,虽然口中不言,但却总能坚实地履行对民族的义务,无论在出口创汇,还是生儿育女,甚至在参军中,他们都是这个民族的核心力量——远离繁华城市物质美好的侵蚀使得他们的品格更加持久——曾国藩征兵,只要农村子弟,市民一律不要,道理是相通的。

这段话真是把我看yue了,首先我就质疑中坚力量是被忽略的中国农村年轻人这一观点,所以在作者看来,中坚力量就是负责后文中的出口创汇,生儿育女,参军这几项吗?

阅读理解一下仿佛就是这么回事。

真有意思,我国一次次地说要科教兴国,宁居然说中坚力量是一批可能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以上的农村年轻人?太可笑了吧。

还有曾国藩,这是哪个年代的人了?以及,当时曾国藩是在征兵,不是在征科学家,艺术家等等,他老人家当时是急需用兵,但是城市子弟往往也不乐意去当兵,那从农村子弟里挑一下有什么问题呢?那他当时要是需要一批三甲医院的医生,也从农村挑呗?

以后这个作者生病了,就把他送到农村去,让他口中的中坚力量——被忽略的农村年轻人给他开刀 。

不过这文章写得也是真有意思,说中国年轻人在八旗子弟化,我可以理解为中国年轻人希望自己能过得像欧洲贵族那样精致吗?那这又有什么错呢?谁不想呢?是你这个b不想吗?

如果你不想,那就是你有病。

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家都能活成欧洲贵族的样子,每天衣食无忧。不用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四处流浪;不用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对着老板低三下四;不用为了考虑结婚而东拼西凑一笔彩礼钱。

我的理想就是大家都和和睦睦的,见面打个招呼,然后各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可以选择去公司上班,上4个小时都行,然后选择去酒店睡个觉,或者是去餐厅和心爱的人吃个下午茶,随手点一杯价值40元的奶茶,看到来取餐的某了么小哥不用大气喘喘,汗流浃背,而是甚至能和你客客气气地聊一下那款新出的奶茶好喝,自己也顺手点一杯......

中国年轻人怎么了,惹着你了吗?非要拿我们当你用来赚钱的反面教材。

还在那说现在是冷战时代,上一次冷战是tm的俩之间,你说说你的冷战是谁和谁?

中国年轻人和X家吗?

还一口一个城镇年轻人八旗子弟化,分明就是想让农村来的朴素青少年给别人打黑工,当苦劳力。

拿城里年轻人和村镇年轻人作对比,让年轻人内部出现割裂,简直是痴心妄想。

告诉你,中国年轻人不吃这一套,你的说辞荒唐得令人喷饭。

这是没读过十九大报告吧,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