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网友声称鸿星尔克在河南受灾时,年度亏损2.2亿情况下,捐献物资5000万元。 致使我国网民称其为良心国货并为之疯狂消费。 鸿星尔克从未任何官方解…首先所有商业行为的最终目标都是获利,想要获利就要
顺晟科技
2021-07-27 15:11:06
122
我相信公司在捐赠之前并不会想到会有如此的效果,只是本着一个企业的良知,为灾区做点事情,但是结果成就了一个经典的“事件营销”案例,可能是被动的哈!
启示:
营销没有技巧,走心胜过用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用心做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
鸿星尔克 TO BE 民族企业背后的思考···用心做事就好!
其它交给市场
一夜之间,鸿星尔克就火了。
这两天,有种不穿鸿星尔克就不好意思出门的感觉。
不过,热点总会过去。
从这个事件中,有几点思考:
1、真诚即正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件营销为什么很难特别成功?因为营销的功利性太强。反而是真实的事件更容易打动、感动人。
2、扶弱心理。鸿星尔克并不是捐赠最多的,却是最不容易的。从微博没充会员,直播间没空调,老板骑共享单车,财报亏损......等一系列细节,都塑造了一个弱者的形象。
3、羊群效应依然在。从挤爆的直播间到线下门店的人山人海,认是感情动物。一旦形成一种狂热氛围,很多人都会被带动,不由自主加入群体。
4、失控。不管鸿星尔克本次是不是事件营销,实际上这个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掌控。最后如何划上句号也很难讲。
7月22号,鸿星尔克突然爆火全网,因为1条5000万“物资”的捐赠事件。
我查看了一下各大企业捐赠排行,5000万“物资”也占不到捐款排名前10。
捐款,当然是现金最实际,而且利于计算。物资,水分就太大了。比如,医药公司5000万的药品,成本可能就500万。像微博没有认证的辽宁方大集团向河南省捐赠1亿元人民币和价值1亿元的应急救援物资,这种含金量就高很多。
为什么要强调“物资”5000万呢?服装公司也经常做一些贫困山区捐赠活动。
这个5000万,一般是按吊牌价来算的,5000万成本大概率不超1500万。而且鞋服企业捐款,一般都是捐赠库存(大家都买过打折的鞋子和服装,去年的产品普通人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但在企业,库存是有折旧的,常规我们对去年的库存成本折旧率为40-50%,前年的库存折旧为60-70%超过3年的库存,你要处理,就要给别人钱的了。
2020年鸿星尔克营收28亿,库存正常在15-20%,所以他去年更低库存超过4亿。这里我们就算他全部是去年库存,折旧50%,1500万的成本折旧完也就最多值750万。
用750万的库存,做一次全国性的营销推广,这里怎么算都是划算的(因为按他去年4亿库存,基本上一年是处理不完的,最后还能价值忽略不计)。而且这次活动肯定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5倍以上。
这次事件,鸿星尔克抓住了几个核心要素,是他成功的关键。
市值3亿,净利润-2.2亿,捐款5000万
这里的几个数据,放在一起非常博人眼球。普通老百姓大概率不懂是什么意思。
大众可能理解为身家3亿,去年亏了2.2亿,拿出5000万出来捐款。所以特别震撼,这简直就是神人啊!
就像我身上只有3千块,还欠别人2千2,结果拿500捐款,就剩300吃饭一样。
这里不是事实,有误导大众之嫌!
像滴滴打车,2018年-2020年净利润-160亿,-97亿,-105亿,但2020年程维的身价是300亿一样,这里是个资本数据,普通老百姓是很难理解的。
到目前为止,鸿星尔克线下还有专卖店6000多家,在中国运动品牌里面排名第四,在中国服装行业里面从店铺数量还是营业额算,它都属于那10%的企业。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他倒闭(如果他都倒闭了,中国90%的服装企业更活不下去)。
通过这次事件,鸿星尔克36小时直播销售6760万,预计净利润超过1800万,可以说是完美逆袭。
当然,一个企业的长期成功离不开老板的人格魅力。只有这种有良心的企业才能把偶然事件变成必然事件!
希望中国消费者不再崇洋媚外,支持国货强大,卖一万双阿迪耐克留在中国的利润,不如卖1千双中国鞋子留在中国的利润。
只有支持中国企业强大,才能让中国打工人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