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为什么A股市场有一些人热衷于竞价核按钮?

顺晟科技

2021-06-28 19:30:19

458

现在A股市场上有一些走势不及预期的股票经常会遭到竞价就被砸到跌停的待遇,这样做增加了恐慌抛售,往往造成股价一蹶不振,那些核按钮的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这样做当然有好处:

一方面,能够更大程度上不妨碍追第二天的热点题材。短线的世界里,热点题材就是印钞机,只有新的热点题材,才能够凝聚市场里最敏锐,最犀利的那股资金,只有跟上这股资金,我们才更大概率上能够赚钱。

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掉上一只股票的盈亏所带来心理上的影响。股市里大部分人的状态是,上一只股票亏钱了,内心愤懑、懊悔、不甘,于是倾向于带着情绪去赌;而上一只股票赚钱了,往往又容易自嗨,自我感觉太过良好,又倾向于忽略风险去交易。真正的高手应该是喜怒不形于心,错误的交易,第二天集合竞价就割掉,然后忘掉它,马上进入一个新的交易状态。

下面我将一篇文章帮你彻底讲透股市“核按钮”。

01

什么是核按钮?

最初,核按钮是指,一旦当日买的股票买错,第二天早盘就以集合竞价跌停板价格卖出。

如果很多人同时都挂远低于昨日收盘的价格(甚至是跌停板价格)卖出,则股价很有可能大幅低开(甚至跌停板开盘),形成日内剧烈的亏钱效应,其状况之惨烈,犹如核轰炸,故得名核按钮。

比如,12月8日的丹华科技,前还是强势涨停,结果第二天就被核按钮,直接以一字跌停板开盘,一点跑路的机会都不给,开盘就跌掉10个点,惨不忍睹。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流传和使用核按钮这个词,它也被用来泛指所有盘中集中剧烈的砸盘。

比如,3月6日的星期六,尾盘最后八分钟突遭“核按钮”,股价从涨停板自由落体至跌停板,上演了天地板(从涨停板到跌停板)的惊人走势。

02

这里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核按钮这个词的来历。

江湖传言,“核按钮”是由淘股吧大V“灯心人”发明的。

作为A股中的短线客,灯心人每天都在学习、思考、琢磨着各式各样的交易战法。

如果打板一只股票炸板了,即这只股票买错了,这笔交易做错了,怎么样才是更好的止损方法?

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当天买错的股票第二天集合竞价就卖掉是更好的处理方式。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能够更大程度上不妨碍追第二天的热点题材。短线的世界里,热点题材就是印钞机,只有新的热点题材,才能够凝聚市场里最敏锐,最犀利的那股资金,只有跟上这股资金,我们才更大概率上能够赚钱。

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掉上一只股票的盈亏所带来心理上的影响。股市里大部分人的状态是,上一只股票亏钱了,内心愤懑、懊悔、不甘,于是倾向于带着情绪去赌;而上一只股票赚钱了,往往又容易自嗨,自我感觉太过良好,又倾向于忽略风险去交易。真正的高手应该是喜怒不形于心,错误的交易,第二天集合竞价就割掉,然后忘掉它,马上进入一个新的交易状态。

那怎么样才能尽可能在集合竞价就把股票卖出去?

他想到,挂低价单(甚至是跌停板价格单)。

A股集合竞价成交价格的确定规则是,在有效价格范围内选取成交量更大的价位;高于成交价格的买进申报与低于成交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

在这样的规则下,如果早盘你以较低的价格(甚至跌停板价格)进行挂单,那么基本上你都能以不错的开盘价把股票卖掉。

我们来看个例子,假设某只非创业板个股当前的价格为100元,我们早晨以跌停板价格90元进行挂单。

如果该个股当天集合竞价的更大成交量价格为102元,我们以90元进行挂单,那仍然会以102元成交,我们成功在集合竞价把股票卖出,价格还不错。

而如果该个股当天集合竞价的更大成交量价格为98元,我们以90元进行挂单,那也会以98元成交,我们同样成功在集合竞价把股票卖出,价格也不是更低。

这样,我们就能怀着比较好的心情来追寻第二天的热点题材了。

所以,在没有核按钮之前,只要你想要在集合竞价把股票卖掉,挂低价(甚至跌停板价格)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在这套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灯心人战绩不错。

作为淘股吧上的大V,他一直有写文章的习惯,后来就把这种理念和战法写出来了,结果许多人看了他的帖子,发现说得非常有道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他,一旦当日买的股票买错,第二天早盘集合竞价时就挂低价单(甚至跌停板价格单),于是便出现了,集合竞价的更大成交量价格就是低价单(甚至跌停板价格),结果股价就直接以低价单(甚至跌停板价格)开盘。

这样一来,很多人前还兴致勃勃的挖题材、追热点,通过低吸、打板等方式好不容易买到当日涨停的股票,心里还乐呵呵的呢,结果尼玛第二天直接就是大幅低开或者跌停板开,亏得吐血。

而且这还没完。

当核按钮恐怖的亏钱效应显现之后,很多人出于恐惧心理,我不核按钮就会被别人核按钮,到时候就是想以跌停板价格跑都跑不出去。

所以,在这样的恐惧心理下,一旦当日买的股票买错或者出现重大利空,越来越多的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用核按钮的方法来出货,其结果就是,又循环加速了核按钮的施众面和杀伤力。

03

历史上知名的核按钮案例

现在核按钮真真真真真的是太频繁了,稍不注意就是核按钮,稍不注意就是10cm、20cm的跌幅,我们仅拿12月份这几个交易日的情况来说,

小康股份,12月3日开盘3个多点的涨幅,结果尾盘直接被核按钮,被按在跌停板上摩擦,紧跟着的又是第二天一字跌停开盘,第三天大幅低开8.7%,三天亏损幅度超过30%。

兰黛科技,12月4日开盘不到一分钟,就直接被核按钮,同样被按在跌停板摩擦,紧接着第二天又是大幅低开7.56%。

彩虹股份,12月4日开盘几分钟就被核按钮,紧接着的仍然是第二天的跌停,第三天的大跌6.7%。

类似的案例还有12月4日的华资实业、12月7日的扬子新材、12月8日的贵州三力……真的是惨不忍睹啊。

04

如何规避核按钮?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哪些人有能力发动核按钮?一般来说是两类,

其一,游资。特别是喜欢隔日砸的大游资,他们当日大量买入接力,一旦市场不对,第二天直接死命砸盘。

其二,机构。手里有很多低位廉价筹码,股价推升高位,一旦市场有变,就会选择兑现。

那么他们一般会核按钮哪些股票呢?

1)对于游资来说,肯定是市场中短期涨幅过高、具有人气的短线票。

如果从情绪周期来看,情绪崩溃,周期到达高潮后,突然转折的临界点,容易出现核按钮。无论是大周期还是小周期,周期高位转折点,都容易出现核按钮。

如果从位置来看,短线涨幅巨大,位置太高,同样容易引起核按钮。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小康股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两种方法规避核按钮:

一方面,不碰这些短期爆发力的票,不彻底搞懂坚决不碰。

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大局观,敏感性,提前发掘这种票,等着游资抬轿。

2)而对于机构来说,往往是涨幅过高过快、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

机构一般倾向于买白马股,而且不会是拿来做短线,而是往往基于业绩长期持有。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核按钮”的股票往往是两种,一种是经过疯炒、股价涨幅已经过高的个股,另一种是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0月23日的涪陵榨菜,由于前期涨幅过高,叠加三季报不及预期,开盘就被核按钮,按在跌停板上摩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避免呢?

老老实实地加强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并且无论一只白马业绩如何优异,但是只要上涨过大,都小心为妙。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