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0140161

微短剧风口第三年:创作“内卷”,MCN抢滩,依旧难逃流量焦虑

互联网

2022-03-24 10:27:31

114

微短剧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

3月19日,“大公主上大结局”的话题在微博热搜索上发布,阅读量超过1.5%4亿,很多网民在导演“智珠ZZ”的微博评论区高呼“想再看100集”和“想第二部电影”。

这部讲述强势长公主和清冷侍卫相爱相杀的作品,每集时长只有 2 分钟,拍摄周期只用了 10 天左右,却因为人设带感、剧情节奏紧凑,在快手独播的播放量就超过了3. 2 亿次。

而且热度全网出圈,相关剧情片段在微博的播放量也已超过千万次,并吸引了B站不少影视区UP主前来解说安利,表示将之与当下许多古偶对比,也不输几分。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叹:“这部短剧真的越来越精彩了!”

现在的短剧,似乎已经不再只是土味当道的年代。爆款迭出、题材多元,覆盖了古装、现代、玄幻、甜宠、医疗等,而且制作水准也随着流量不断上涨。

加速内卷的背后,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入局加码,优爱腾芒这几个长视频平台的持续发力,有钱赚又有流量,吸引了一众红人、MCN和影视制作公司的竞相涌入。

这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新战场。

本文将从近期走红的《长公主在上》切入,结合对微短剧创作的走访观察,分析这个赛道是怎么“卷”起来的,以及是否真的值得入局。

以“亿”计算的播放量,势如破竹的微短剧

《长公主在上》是“知竹zZ”导演的第一部短剧。

她本身是全网粉丝 800 万的古风红人,此前一直在创作拍摄古装剧情短片,颇受好评。两位主演圻夏夏和锦超也是合作过的古风红人。

据了解,芝竹的团队有10多人,所有剧本,包括上面的《长公主》都是她自己写的。由于人手不足,她还承包了舞台上长公主的后期工作。

观众之所以会被吸引,除了制作水准在线,更重要的是剧情节奏紧凑。“一集直切主题,半小时演完古偶 18 集内容,除了主线外没有注水支线”,有网友在影评中表示。

这也是许多爆款短剧的共同特质。参与过《秦爷的小哑巴》《小甜妻》等数十部爆款短剧制作的米读内容营销总监雷爱琳,就概括过短剧能火的要素就是“节奏快,人设强,爽点密集”。

在李雪芹和毛布依的慢剧《毛学旺》中,还有一张大家疯狂观看短剧《秦王小哑巴》的照片。李雪芹还表示,“我怕说了也会拖延情节”,“我怕漏掉一个字”。

要知道,现代人看剧基本上都倍速播放,长剧的剧情注水问题也一直饱受争议。短剧精准狙击了这些短板,简单粗暴,却也被市场反响证明有效。

2021 年初,快手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播放量达到 10 亿,在微博上的话题阅读量有1. 8 亿,火成了短剧流量天花板,女主角“一只璐”更是因此涨粉超过 500 万。

这部短剧改编自西红柿小说中的快速磨损作品。原创作品本身并不在网站排名的前列。然而,整个故事融合了巴总统和复仇等古代浪漫小说的元素。有了金手指和高能倒置,再加上演员的CP感,许多网民仍然说“我是一只本地狗,我喜欢看”。

今年 1 月 14 日,由男女主再次搭档的漫改短剧《万渣朝凰》上线,截至目前播放量已经达到4. 1 亿。

此外,还有《小甜妻》系列播放量达到5. 6 亿,单集最高播放量1. 2 亿;抖音出品的短剧《恶女的告白》播放量达到7. 8 亿,主演“姜十七”凭借此剧涨粉超过 200 万。

据快手官方发布的数据,目前快手至少有 850 部短剧播放量破亿,短剧日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2. 5 亿。

而且即使是在没有自制短剧的平台,话题讨论度也颇高。小红书上关于“短剧”的笔记已经超过了 2 万篇,豆瓣娱乐小组中也出现了不少短剧安利帖。

也是在这样的热度之下,短剧被视作短视频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在短剧“内部音量”背后:平台超重和MCN抢滩

相比于长剧,短剧的特点很明显,制作周期短且成本低。

据“人间后视镜bot”报道,《长公主在上》的拍摄周期只有 10 天,因为预算不高,导演知竹的工作室几乎每人都身兼数职,比如她的助理在做制片的同时,还在剧中出演了“突厥郡主”一角。

同样是爆款的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只用了 9 天时间拍摄,制作成本为 100 万元左右,不到长剧的几十分之一。

一些影视从业者透露,一般来说,一部短剧从项目批准到上线只需三个月左右。拍摄时间一般在一到两周左右,成本可以控制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

因此,这条试错成本低的热门路线吸引了许多平台、MCN和影视制作公司。

“对MCN来说,这是一种内容形式的拓宽,又在他们擅长的短视频领域,很容易占据优势;对影视公司来说,这是能盘活项目、在已经成型的行业里突围的好机会”,上述影视从业者分析。

古麦嘉禾是较早入局短剧领域的头部MCN机构,与快手合作出品了《我在娱乐圈当团宠》《这个女主不好惹》等短剧;柳夜熙幕后机构创壹视频也在筹备医疗题材的短剧《仁心》,由其旗下千万粉达人“慧慧周”主演。

该网站还针对短剧。例如,自2020年4月以来,《葵条》的免费阅读平台是迷你剧《全虫刁飞》的首次阅读。主要角色是大师的“近2000万粉丝”。

据了解,截至目前米读已经累计出品了 51 部自制短剧,播放量超过 58 亿次。这些短剧都改编自其站内的网文,同时借助短剧的影响力反哺网文IP,《秦爷的小哑巴》就是在短剧走红后,原著阅读数据涨了500%。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方和制片团队入场,短剧肉眼可见地“卷”起来了,在题材上、制作上、运营上。

米读内容营销总监雷爱琳告诉我们,《秦爷的小哑巴》第一季中男女主一共换了 10 套衣服,而到了第二季,仅女主一个人就有 50 套衣服,平均每集换 2 套。

平台也打出了“精品化”的口号。

自2020年10月起,葵青区开始安排精品戏剧的内容,并启动了明星庄园计划以支持短剧创作,并通过“夏档”和“冷档”集中产出数十部精品戏剧短剧。

快手短剧负责人于轲曾透露,“星芒计划”上线一年时间播放量超过 250 亿次。

抖音虽入局稍晚,但步子很大。 2021 年初抖音先和专业影视公司合作,邀请明星出演,先后出品了《做梦吧!晶晶》《男翔技校》等短剧,从演员阵容上开始“内卷”。

同年4月,Jo发布了“tiktok新计划”,支持MCN和个人创作者,并开发了一个类似番茄小说的平台IP的短剧。

微视、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电视、优酷等平台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流量来挖掘高质量的短剧。“好的内容不分长度,微短剧可以短而精”。

当然,目前整个微短剧行业才刚起步,依旧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初级阶段。

小成本、短周期、追逐流量,导致不少制作方为了博眼球,剧本无逻辑地强行快节奏反转,努力贴合所谓的爆款定律,题材上更是一味追逐当下爆款的甜宠类型,造成同质化情况严重。

“卷起来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情,这样之后制作公司和平台才会被倒逼做出更优质的作品,演员也会更有动力”,有短剧观众这样表示。

付费失灵?短剧“钱”景如何

在2021年11月底,声音开始为短剧付费,而Tiktok被安装在微博上。

习惯了“白嫖”短视频内容的网友并不能理解抖音短剧收费的举措,此前许多人已经对长视频平台的“付费点播”大为不满,说来说去“花钱的统统不看”。

从付费短剧《超级安全》(Super security)的第二季开始,共有5集付费短剧。你可以用10个硬币解锁一集,用40个硬币解锁所有集。1元可以买到7元,也就是说一集的价格是1.5元,大约4元。

不少观众不愿意为此买单,因为“性价比不高”。一集 40 分钟的长剧付费解锁价格为 3 元,而微短剧普遍不到 5 分钟,却要长剧一半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付费几集的播放量相比免费部分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抖音并不是第一个尝试短剧付费的平台,早在去年年初,快手就上线了短剧付费模式。

通过“付费选择广场——影视剧”的路径,你可以付费观看一些微剧的结局,价格从10元到30元不等。

短剧《少夫人又作妖了》走的是全集付费路线,一共 18 集内容,观众需要花费 90 快币,即12. 8 元人民币左右( 6 元= 42 快币),目前这部剧的累计付费收益为5. 3 万元。

而这已经是平台上收入较高的付费短剧,收益距离制作成本还有很大差距。“对大部分短剧来说,付费收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有从业者这样表示。

因此,短时间内,短剧付费很难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目前,短剧还是靠平台分账、定制剧和广告植入这三种形式来变现。

分账是最重要的变现途径。据介绍,《长公主在上》这部剧的收入也都是来自分账。

所谓分账,就是平台按照每 1000 次的有效播放量×短剧级别的单价向创作者付费。大部分平台会对短剧做出S、A、B等多个级别的区分,不同级别的分账单价也有所差别。

比如快手S级的短剧,每千次播放量分账收益为 20 元;抖音给短剧按每千次播放 5 元的分账收益。

计费本质上是对优质剧平台的一种“补贴”,对前期没有商业资源的短剧创作者非常友好。根据《葵芙》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10月,短剧创作者的收入已超过10亿元。

短剧的热度也吸引了品牌方的注意,选择通过植入或者冠名的方式进行合作。

王老吉已被命名为桂梅和她的快速表演合作制作的短剧,我的合同男友,总播放量为1。。3亿。抄表表示,当时是春节,剧本设置符合王老吉对家庭幸福的沟通需求,契合度高。

通过短剧走红的演员/红人,也有机会打开个人IP的商业化新局面,有些走通了“短剧-红人-带货”这一套逻辑闭环。

《桂儿(古风)》在快车道上发行了20部短剧,总发行量超过20亿次。根据新的快速通道数据产品“新快速”显示,“皇家儿童”(古葵)在过去一个月里已经进行了9次直播产品,总销量为1。。33亿。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短剧都能获得商业收入、所有的短剧演员都有机会“一鸣惊人”,这其中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

各个平台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制作标准,且短剧风格相差较大,大部分情况下制片方只能选择和某一个平台合作,即使分账收入不高,也难以从其他途径获得更多收入。

与此同时,随着微短剧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审计标准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无疑增加了创造短剧的风险,并有可能出现库存过剩,甚至上手。

从话题度上来说,即使播放量破亿、登上过热搜,因为篇幅时长平台等受限,微短剧目前也很难出现国民级别影响力的主流作品,且热度持续时间都不太长。

知竹在《长公主在上》完结时写了一段话,她将这部剧比作没啥营养的路边摊小吃,只是因为“不需要花整块的时间去一个餐厅品鉴,也没有消费门槛,大家没有太高期待,所以非常宽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短剧的机会和现状。是否能够缓解平台的流量焦虑,能否持续产出有影响力的出圈作品,而不仅仅是长视频的降维版,微短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